第900章 番外1宝珊湾鸢化鸾凤初啼鸣第4/4段
卫国公主站起身来走了几步,随后看着寇准说道:“寇相公,吾想要天竺的果城,这个愿望能达成吗?”
果城就是后世印度的果阿,天竺人称为果帕拉施特拉,汉人简称为果城。
此时海上丝绸之路已经开始兴起,特别是乾元十五年(974),鲁王钱弘俶六子钱惟漼,仅率一艘船就完成三十六日自仙台东渡东胜身洲,然后二十七日返回。总用时六十三日,船员折损不到一成的壮举之后,张周的航海技术就开始飞速发展。
卫国公主张鸢早就看到了这点,所以她一直想占据果城这个土地肥沃,民众好征服,并且处于宝珊湾出海后关键落脚点的天竺西南城市,试图把果城打造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镇。
但波斯王国本身并没有强大的水师,陆上还要跟大食人争锋,是以没有足够的力量去征服、兴建果城。
寇准只思考了五秒钟,立刻就点头答应了,“殿下放心,臣回中土之后,一定为殿下办妥此事。”
寇老西儿可是很精明的,皇帝老子今年七十三岁了,除了捏着军权以外,基本不怎么管事了,朝堂上的政事都是由太子在处理。
他后年镀完金以后就要回朝廷担任参知政事,但还想再进一步担任外朝之首尚书令或者内朝之首中书琼林大学士,那就很需要太子的支持了。
而为缺钱的太子弄到宝珊湾的一份珍珠贸易干股,就是与太子建立关系最好的手段。
同时,拿下果城对于波斯大王与卫国公主两公母来说很难,但对于已经开始大肆在天竺圈地的朝廷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
眼见寇准答应,卫国公主张鸢也兴奋地挥了挥拳头,虽然失掉了宝珊湾的摇钱树,但为她及子孙增加了一个退路。
万一大食地区的统治不稳固,至少在天竺的产业,还是没人能威胁到的。
。。。。
安藩国,康居城(布哈拉)。
西方药师琉璃光王佛、安国大王张贤瑀今年刚好五十岁。
不同于父亲张鉊五十岁就开始有白发,五十岁的张贤瑀满头青丝,皮肤还泛着年轻的光泽。
一顿饭能吃两斤大饼一斤肉,兴致来了一个人就能吃完一整只烤羊,三十多度的烈性葡萄酒,随随便便能喝个两三斤都不醉。
身体好的简直过分。
由于临近生辰,安藩上下都在忙着给张贤瑀操办生辰事,据说太子殿下、燕国大王和楚国大王都派出了贺寿的使者正在路上。
但是,张贤瑀最近却不怎么高兴,因为家里并不太平。
他当年到极西五省打拼的时候,正妻裴氏和侍妾李氏是留在中土的。
相应长子张能英,次子张能节都是留在中土的,直到乾元十年(971)才到河中与他团聚。
而在到乾元二年到乾元十年的这八年中,他又在河中纳了两房良媛,并有了三子和四子。
这就热闹了,中土来的正妻和长子等认为,他们才是理所当然的继承人。
早在河中跟张贤瑀一起生活了八年的良媛和三、四子则根本无法接受,因为他们习惯了张贤瑀身边只有他们。
从正妻长子来的那一刻,他们就开始内斗,到五年前几乎开始明斗。
安藩国其实不小,大约相当于后世整个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一部分,还包括一般的呼罗珊也就是波斯东北部,以及后世伊朗的里海沿岸领土。
真要是拆分,至少可以拆分出来五六个大公国。
但一方面张贤瑀知道父皇张鉊不会同意他拆分,因为安藩国是极西五省的定海神针。
另一方面,长子和三子都觉得自己该拿全部,别人一分不得。
张贤瑀确实有些偏心河中纳的康良媛以及三子张能恒,但他心里清楚知道,立长子为世子才是正确的选择。
特别长子张能英乃是开国功臣、尚书令、图画凤阁二十五忠功臣像上,追封河东郡王,谥号文成的裴文成王裴远的外孙。
虽然裴远已经去世十几年了,但裴家的二三代都很出色,朝堂、地方、天工院等官衙多有裴家子弟。
现在的裴家掌门人裴济乃是枢密副使,又做过河陇防御大使和河西行省平章、安西行省平章,宁远都督等职位,乃是朝廷威名赫赫的大将。
真要改易,别说父皇不会同意,裴家这一关就过不去。
但,假如继续这么斗下去的话,张贤瑀知道,等他一闭眼,三子、四子等,估计就要跟着相继‘病死’了。
帝王之家一旦生了嫌隙,一旦为这最高权力争斗过,那就是如此残忍。
一定要在自己山崩之前,为三子、四子找到一个安身之处,这就是张贤瑀现在的心病。
而就在张贤瑀为难之时,卫国公主张鸢的密使,大将曹光实之子曹定安赶到了康居城。
张贤瑀大喜,根本没看其他条件,只听曹定安说卫国公主愿献出西凉地区(巴士拉)后,立刻就同意了,这是瞌睡遇到枕头呀!
张药师佛爷一下就从胡床上跳了起来,喜滋滋的大喊:
“派信使,到郑、宋、金、齐、韩、赵、辽等诸夏王国、大公国,让他们在某生辰宴时到康居城汇聚,开共和大会!”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