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谈:怎样帮助孩子长大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作者发现,在许多问题少年的身上,普遍存在着一种叛逆,这实际上是一种“挣脱”,他们用自己的特立独行,在宣示着自己已经长大,努力地放弃依赖,逃脱管束。

  帮助孩子长大,是父母和每个长辈都要面临的任务,作者认为主要有这样几点。

  第一,放低姿态、改善办法、耐心等待。家庭教育是分阶段的。从0~12岁,主要是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方式、习惯。长大一点进入生理发育期,这时他们开始尝试自己处理事情,正因为什么都不懂,很让家长操心。如果缺少指导,他们就可能从其他的渠道获得指导,包括影视,图书,网络,朋友等,这个时候,不论是他们的思维防线,还是心理防线都是极为脆弱的。最容易受到非健康的侵蚀,一旦形成孩子的认知,形成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带入到日常生活圈子里,很容易走上歧路。

  在孩子成长的时候,大人们如果放松对他的关注,不闻不问;或者反过来刻意关注,越俎代庖。都不是父母一个正确的态度。

  引导他为成长做好准备,家长必须放低姿态,循循善诱。适时地给他们一些建议,指导他们沿着正常的心理发育和生理发育之路,健康成长。

  第二,学会沟通。这是我们一些家长最大的困惑,一旦孩子长大,就很难再跟他找到共同话题。很多家长“半道”上才意识到要跟孩子做朋友,要多沟通,去取得他们的信任。此时孩子已经很有个性,很反叛,为时似乎已晚。等到孩子十五六岁的时候,沟通进入最困难的时期。

  这个时候父母们不妨在孩子面前保持一颗真诚的关爱之心,维持和拓展共同语言。没有共同语言,孩子是不会信任父母的。很多时候觉得晚了,其实没有晚。关键在于家长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并保持一种相对的低姿态。注意倾听孩子的心声,特别是孩子走向社会最初的日子里,他们在碰到一些挫折的时候,我们还有机会,还有“心理学”上所说的平台期。一直到那个时候我们去沟通还不晚,也许我们甚至可能“沟通”的更彻底!

  在沟通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不论孩子说什么或者想说什么,一定注意不要当场批判,一定不能大惊小怪,更不能轻易把他们敞开的心声轻易告诉第三人,或以此作为笑柄。这是非常致命的门闩,再次插上,就很难打开。

  学会沟通,是父母在听到他们的真实想法与诉求后,适时给出建议,讨论可能出现得好、中、坏三种结果,及我们相应的对策。这样的设身置地去为他们考虑,才能赢取孩子更多信任,乐意与父母沟通。

  第三,帮助孩子从小养成了一个良好的性格,特别是孩子的心理承受力和品格上的意志力,以及独立人格。这种培养不是说几句激将词,也不是靠给予结果承诺。而是当成长中遇到一些沟沟坎坎时。我们更多的鼓励与支持,让他们感觉到父母和家人是他们的后盾。

  性格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家长需要极大的耐心与坚持不断地关爱,注意不断地用巧妙的关爱与提醒,而不是喋喋不休,这在孩子心烦意乱、迷惘盲从的时候更为重要。

  第四,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非常重要。该他做的,就要他做,比如让他来持家,计划这个月的经费使用,比如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分工。鼓励他的有时候,父母可以故意示弱,比如下雨时,把外边的东西往屋内收,可以对孩子说:“爸(妈)搬不动了,你能帮帮吗?”他如果立刻过来,就要对他说谢谢。这样做可以诱导孩子产生责任感。

  责任意识不论男女都很重要,不能以“只要学习好,其他都不需要你管”,也不能以“富养闺女穷养儿”,失去他们的责任教育。

  第五,帮助孩子正确的择友。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朋友圈子,有的朋友会伴随着孩子成长,而确定越来越稳固的关系,甚至是一辈子,我们不能忽视孩子间的友谊,但也不能无视孩子在择友上的盲区。

  对正常良好的朋友关系,家长应多鼓励,甚至去有意识地创造一些条件。但这种条件不是以金钱、吃喝为基础,更多地体现在真与诚、善良与互助。

  而对一些非正常的朋友关系,比如早恋或是交上了不好的朋友,也不能一巴掌拍死,用决绝或强行干预的方式去命令绝交、或者家长出面去学校找,那会让孩子很受伤、很没面子。正确的方式是帮助孩子分析这种择友的价值与走向,包括最后的结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孩子们自己去判断,并同时教会如何用冷处理的办法,逐步摆脱。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