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临清贡砖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王哲趁机炫耀了一下俞民的路子,这也是他的荣耀。

  “放心,一切都好说,保证公道。”胡金斗客气一下,就开始介绍。

  “要说我这个砖好,一是用土特别,用的都是莲花土。”

  所谓的莲花土,就是运河淤泥土。土质细腻,没有杂质、沙粘适当。

  莲花土烧出来的砖,敲击的时候,能发出清脆的声音。断开的时候,横断面没有空隙。不出碱,不易腐蚀,坚固耐久。

  “二是水好,用的是阳水。”

  所谓的阳水,就是漳卫运河的水。好在哪里,胡金斗没说,俞民也没问。总之大概就是水质比较纯净的意思。

  “三是手艺好,做工精湛,来这里,一看便知。”

  到了土场,已经有一些工匠在操作。

  第一道工序是把已经晒干的运河土捣碎,越细越好。

  之后是筛土,第一遍先用大筛子,第二遍再用细筛子,第三遍是把土用水过滤,泥水滤入液池,沉淀之后捞出来堆放。

  此后一些力工站在泥里面,用脚反复踩,让泥土充分混合。

  这个过程叫备泥,工艺确实很讲究,跟烧制瓷器的备泥工艺,基本相同。

  “备泥之后是制坯,有专人查验,确保合格。制好的砖坯,必须光滑平正,棱角分明。因为难做,便是最好的工匠,一天也只能制作400块。为保证都是上品,我这里最好的大工,一天只做300块。”

  脱坯这道工序非常关键,直接涉及到砖的质量好坏,既是个体力活,也是个技术活儿。

  首先在砖模子里面铺一块湿布,这样利于砖坯从模子里面顺利脱落,模子里不留下泥土,砖坯不变形。然后把一块几十斤重的泥团反复揉搓后,往模子里面摔。

  这个泥团的大小和摔泥的力道,都非常讲究。需要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必须保证把模子填满、填实。如果取泥少了,再往里面添泥,这就不行。放到窑里烧的时候,砖不能结成一体,成了废品。

  制坯完成之后,放到坯场晾晒,干了之后,才可以入窑烧制。

  中间还要防雨,不能被水浇了,免得损伤砖坯。

  天气合适的时候,可以大量制作砖坯储存起来,一时烧不过来,可以在其他季节烧制。所以,临清砖一年四季都可以生产。

  烧窑的燃料,用的是豆秸或者棉柴,因为这些燃料火旺而且均匀。

  烧窑技术复杂,必须由经验丰富的火把式操作。一般烧制半个月,才能停火。

  停火之后,不能立即出窑,还有个洇窑工序。

  此时窑里的砖是红色的,还不是青色。需要从窑顶上预留的水槽,往窑里放水。

  放水也有讲究,不能太多太快。否则的话,产生大量水蒸气,会引发炸窑事故。必须速度和水量都适当,慢慢渗透。经过七八天之后,才算最后结束。

  烧一窑砖,需要20多天时间,用豆秸或者棉柴八九万斤。

  这些燃料来自东昌府,济南府等周边地区,花费也不少。官府在税收、运输等环节上,都尽量给予方便和照顾。

  每个窑场都要储存大量的豆秸和棉柴,防火和防止人为纵火破坏,就很重要。

  几百家窑场,聚集了大量的工匠、力工等人员,朝廷最担心这样大量人员聚集的现象。

  所以,在这样的窑场和大型矿山附近,都驻扎大量军队,防止工人们滋事。

  这也是临清驻军多的一个原因。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