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学术因子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从曝尸圣姑像脱身,于闲略感尴尬。

  居然真就这样出来了,还以为会有一番惊心动魄的探墓旅程呢。

  现在只能在心中暗暗说声六绝户加油,我这边来给你们把风。

  把风的同时,闲来无事挖些化石,有六绝户帮忙顺便运回去,岂不美哉?

  于闲心中的小算盘打得噼里啪啦乱响,手机也同时发出铃音。

  来电人是《天仪博物》的一位编辑。

  “对哦,9月了。”

  7月时,于闲将长臂浑元龙的化石捐给国家博物馆,顺便给《天仪博物》投稿了发现新古生物相关的描述论文。

  核心期刊往往发刊周期较长,尤其《天仪博物》,需要经过严格的审稿和校对流程,期间于闲还修改过一次。

  接通电话,编辑兴高采烈表示祝贺。

  “于先生,论文成功发出去了,最先收到期刊的组织完全没有对您的研究发现表示质疑。”

  各大高校、知名研究所往往能拿到期刊的第一手资料。

  虽然他们看不到长臂浑元龙化石,但论文中的各项检测数据已经替换为国家博物馆及相关研究所证实,闹乌龙的可能性很小。

  “没什么(呼呼风声),我今后还会更加努力(呼呼风声),挖掘更多的化石推进古生物研究(呼呼风声)。”

  “呃,于先生,您在什么地方啊?风好大…”

  “我…我在野外勘探化石呢。”于闲脸不红气不喘,理所当然回应,“希望这趟也能有收获。”

  “不愧是于先生,发现新的古生物物种后,马不停蹄又去田野调查了。”

  编辑表示佩服,并说明《天仪博物》的主编也希望今后能多多合作。

  “十分荣幸。”

  《天仪博物》是天仪国顶级期刊,影响力相当强,允许学者将论文翻译多国语言印发至海外,能跟他们达成合作关系,于闲今后的路会好走许多。

  “对了,我想跟你们打听一些事情。”

  “于先生尽管说。”

  “成立一个古生物方面的研究所,具体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于闲只知道团队中必须有成果丰硕的学者以及大笔启动资金,情报太过抽象,目标不够清晰。

  听电话里的于先生有此一问,编辑部马上猜到于闲想要自己组建研究所。

  “余先生是要跟人合作组成研究所吗?上报审批的起步资金和相关设备不多,总计花销两千万b差不多。”

  对于研究机构来说,投入两千万b真的不算多,可这只是个基础的标准,要求研究所有最基础的化石检验分析以及储存能力。

  启动资金数额方面好说,难办的是需要有学者。

  作为牵头人的学者学术因子合计需要超过300分。

  “学术因子?我只知道影响因子。”

  影响因子是国际通行的期刊质量评定标准,以两年为统计周期,发表数量和聘用转载的数量计算,得出个分数。

  可以简单粗暴理解为游戏、动漫角色的战斗力。

  《天仪博物》的影响因子在26左右

  《历史钩沉》影响因子21

  《檀香大学学报》影响因子10左右

  几乎所有正式班型的期刊都有影响因子,包括白墨那边的《古代趣闻》,它的影响因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