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燕京旧事 第二章 雪鹭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殿中檀香袅袅,阳光穿过尘絮,将空气中的杂质照的一清二楚,有那么一瞬间,白舒忽然有些向往这种青灯古佛的生活了。

  如果自己心无杂念,就不会有种种的负面的情绪了,这和无欲则刚,是一个道理。

  刚产生这种想法,白舒就立刻狠狠的摇了摇头,将这些杂念通通赶出了脑海,凌问儿嘱咐他的几件事情,他还有一件,没有照做,那就是去燕京,找自己的叔父苗历。

  苗历一定知道很多关于自己爹娘的往事。

  白舒通过多年来对凌问儿的了解,隐隐感知的到,自己的父亲,死的有些蹊跷,有些事情,若是不弄个水落石出,白舒定然是不会甘心的。

  白舒本是个性子极淡的人,换了旁人,未必能在小山村里,一住住上十六年,可如今白舒连家都没有了,他的性子,也淡不起来了,有些债,欠了再久,也还是要还的。

  绕过大殿,僧人渐渐变得少了,远远的,白舒听到了远方传来了鸟儿的鸣叫声,这声音在兰溪寺的清晨里,显得格外的飘渺动人。

  白舒顺着声音找了过去,终于在石板路消失不见的地方,见到了一座不大不小的湖。

  湖边有一只白鹭,正在低头戏水,时不时的还抬起头来,叫上一声,离近了听,这叫声欢快响亮,任谁听了,都会觉得心里痛快。

  见到这开阔的湖面,听到白鹭欢快的鸣叫,白舒胸中的郁结之气,突然消失了不少。

  若说实话,白舒此刻已经爱煞了这兰溪古寺,礼貌识趣的僧人,傲雪盛放的花朵,水缸中的金鱼,平湖边的白鹭,此番景象,岂是之前白舒生活的那个小村子,能比的上的?

  但可惜的是,此时此刻,面对美景,白舒孤孤单单的一个人,只剩下形影相吊了,如此看来,这景色,便显得有些萧索了。

  湖边不远处,有一间禅房,结合着湖边的白鹭看过来,白舒突然想起了董色昨天所说,要抓大和尚养的雪鹭炖汤喝的事情。

  看董色那不把月称和尚放在眼里的样子,当得上董色一句大和尚的,怕应该说的就是方丈了吧。

  这时白舒再去看这白鹭,便觉得昨日董色口中雪鹭这名字当真是恰当,它的美丽与优雅,已经不输于那胜雪三分的玉兰花了。

  既然都来到这里了,干脆去见见方丈吧,白舒心里这么想着,便沿着湖边,慢慢的向禅房走去。

  这间禅房不大,门窗都开着,屋子里面却是空无一人。

  白舒喊了几声,不见人应,便进了屋子里面,整个屋子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墙上的一幅画。

  画中是一座十六檐宝塔,拔地而起,成通天之势,望不见其顶,更为令人惊叹的是,这宝塔,是建在水面上的,宝塔之下,是错综复杂,纵横交错的水上建筑,房屋,平台,甚至是树木都一应俱全。究竟是多么庞大的工程,才能将这么一座小城市,建在水上面呢。

  看到这幅画,白舒立刻知道了这上面画的是什么,正是西辰古国的澄湖寺,那座十六檐宝塔,便是传说中,上及青云的通天塔。

  一直以来,澄湖寺都是佛教弟子心目中的圣地,没想到连兰溪寺这样的偏远小寺,都有着澄湖寺的画像。

  也不知道这幅画是当世哪一位大师的作品,这画工简直无可挑剔,整座通天塔,栩栩如生,只看一眼,便仿佛身临其境,难以忘怀其宏大。

  看完这幅画,白舒才注意到,禅房中的桌子上面放着一本佛经,封面上干干净净的,连名字也没有。

  白舒好奇的翻开看了看,却意外的发现这并不像是一本佛经,更像是一门练气养气的功法,晦涩难懂,全无标点。

  白舒只看了第一页结合着湖边的白鹭看过来,白舒突然想起了董色昨天所说,要抓大和尚养的雪鹭炖汤喝的事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