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七尺剑第2/3段
但
(本章未完,请翻页)
还是那句话:明明是我们的土地凭什么给你们耕种?
两派开始了不停的争吵。
孙权在接替孙策之初就表现出了极高的政治天赋。他继续任命太史慈都督南方事,让刘繇的手下和江东不喜欢他们孙氏的士族能在太史慈麾下找到位置,如此一来就知道了都有哪些人是支持孙氏的。
他又将周瑜、程普、朱治等早期就跟随孙策的老将一一派往边关,让他们去防备刘表、袁绍。这些人当初都参与过孙策军在江东诸郡的屠杀,和江东派没有调和的可能。
虽后他重用鲁肃、步骘、诸葛瑾、徐盛、潘璋等后来的淮泗人,这些人由于没有沾染江东人的血,勉强还能和江东人共事。
最后,他给所有手下立了一个看似遥远但绝对有操作可能的目标——北伐。
孙权承诺,一旦北伐成功,淮泗人能回到家乡,江东人也能在土地肥沃的北方获得大量好处。
本来江东大部分士族是不理睬孙权的,但好巧,曹操和袁绍为了拉拢他都将其封为扬州牧。
孙权一个吴郡人按照三互法本是不可能获得扬州牧的,可如今他却打破了三互法的制约,从法理上获得了扬州的统治权。很多江东士族都认为孙权是天命之人,主动来到他的麾下效力。
孙权当然是大喜过望。为了实现北伐的目标,他在濡须口修建了水寨,每日操练水兵。前年又在京砚山修建了一座新的城池,取名京口,将治所迁居到这里。
如今北伐刚刚取得一点成就,两派人再次争吵起来。
孙权知道谋权必须保持平衡,前几年他一直在“忽悠”江东派出人出力,极大的削弱了江东士族的实力。而淮泗派虽然也有一定的损失,但毕竟刚刚拿回一部分土地,正是势头正旺。
所以该帮谁,该削谁一目了然。
但孙权不愧为谋权的大师,他没有直接通过政令的方式来强令淮泗派让出利益,而是选择了另一个方法——筑城。
这次他选择在秣陵以西的石头山筑城,故名石头城。
石头城和京口一东一西将秣陵夹在中间,一些心思活络之人的便想法多了起来。
孙权的亲信,出身吴郡四姓的顾雍上表请孙权迁治所到秣陵,所用的理由便是秣陵有天子气。
还不带淮泗派众人有什么反应,孙权立刻同意迁移治所,还大张旗鼓的改秣陵为建业。
秣陵本就是吴郡治所,又是江东最大的城市,之前也不是没有人提议孙权将治所迁移至此。但为了限制江东派的实力,孙权从来没有答应。
可这次孙权却突然宣布将治所改至秣陵,还改了“建业”的名字,江东派士气大增,淮泗派中如鲁肃、步骘、诸葛瑾那种心思活络之辈也就明白了孙权的意思,找到淮泗派其他人,主动割裂一部分利益让给江东派士族。
如此,一场内部的政治危机就这样轻描淡写的化解了,两派中不乏智者,事后只觉得孙权深不可测,之后再发生什么事情克制了很多,反倒促进了孙氏集团内部和谐。
孙权其实还是喜欢京口,这里那人再次争吵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