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孙叔敖至郢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如果当初姬獳直接说废除分封,让那些贵族全部都把封地献上来,改邑为县,那么他的人身安全可就得不到保障了。

  而现在人口的增长和粮食收成的增长,就初见成效!

  对于其它贵族的封地,在他们没有犯什么大错的时候,姬獳是不会去管他们的。

  除非他们干了能让自己灭族的蠢事。

  一部分大贵族,也是在执行国君的政令,但他们发放给民众的奖励是自己发的,目的在于鼓励民众,然后增强自己封地的实力,自己封地的民众多了,那么开辟的田地也就更多了,武力也就更强盛。

  那些中小贵族成为了他们的目标。

  丰收的喜悦围绕着晋国的每一个人,因为这意味着晋国比往常更强大。

  而且对于明年抗风险的能力更大了,不过没有人希望晋国再来一次自然严重的灾害,除了那些本来就对晋国怀有怨恨之心的人。

  不过那些经过涝灾的民众也不哀伤,通过修路的劳作,他们获得的粮食足够他们撑很长一段时间了。

  往年的涝灾是要大量死人的,不过不是淹死而是饿死,今年却处理的如此之好,大大的出乎了他们意料,很多人在涝灾退去之后,率先在农田上种起了菽。

  还有的人机灵,在涝灾发生之后,就跑去找了附近较高的地方,然后种下一些菽,等待成熟。

  晋国的“高速路”还在一直的修建中,工期预计还是要几年。

  只要这条路不完工,他们就可以通过修路来获取粮食,但修路获得的粮食相较于种地,终究还算是少的。

  因此这些民众到了该耕种的时候,肯定不会选择继续给公家修路,而是选择继续种地。

  这也没什么,拖几年那就拖几年罢了,毕竟在晋国官方的计划中,本身就没有想征调这些农夫来修路。

  比较重要的路反而是绛洛路,这条路一直在修建之中,是晋国商品输出天下的重要路径。

  而第二重要的则是绛潞路,毕竟赤狄故土也是晋国未来将要去大力开发的地区之一,更何况姬獳还在图谋长狄,预计给长狄十年左右的时间。

  所以修好这条路,比通往晋阳那边的路更加重要。

  ......

  有了楚王那边派来的一万人,修好这水利工程的速度远超了孙叔敖的预料,在他的部署下,人力都得到了非常充分的利用。

  孙叔敖终于把那水利工程给修好了,淮河从此就有了泄洪的水库,而且这水库也能够引水给那些农民浇灌土地,这也就意味着淮河的附近不会再经常的泛滥了。

  在农人带有敬意的目光下,孙叔敖终于松了一口气,自己修建这水利工程已经有三年了,现在终于是做好了,自己的努力已经有了回报,这就让他在心中有一种满足感。请下载app爱阅app最新内容

  平日吃的稻饭好像都变得更加的香甜了。

  养由基在他身边留下了十辆战车,因此这些人看到水利工程已经修缮完成,于是就催促着孙叔敖,赶紧回楚国国都:

  “水利已经修好,还请早日回到郢都。”

  孙叔敖点点头:“等我和母亲告别,就随你们一同前去。”

  那人却疑惑道:“为什么不带你的母亲一同前去呢?”

  孙叔敖叹息:“不是我不想啊,可是我的母亲现在年龄已经很大了,这长途颠簸,整整一个月的时间都要赶路,恐怕她受不了,因此我才不能带她前去啊。”

  “也是啊。”

  不过孙叔敖也想着,自己真的干得出色的话,可以让他们派出比较舒适的车子来接老母。

  “不然到时候我到了国都,请求楚王派一辆舒适的车接她一同钱来吧。”

  他也想要在老母的面前尽孝,但是国家也是需要他。

  他心中也有远大的抱负,如今有了机会,怎么能不去试试呢?

  有那么多的人才可都有一腔热血想要报国,但是却没有门路,得不到重用,到头来一腔热血找不到地方抛洒。

  有人不堪这种情况,选择远走他乡,另求出路。

  根据孙叔敖所知,从楚国流失到晋国的人还真不少,似乎这些人到了晋国还挺受重用的,虽然没有那种能够直接一步成为执政级别的人,但他们比在楚国是要好的很多。

  甚至他们还在为晋国出谋划策,这样的情况,孙叔敖就觉得是楚国发现人才和对待人才的制度太差导致的。

  因此他第一想要和楚王说的,也就是如何去保留人才了。

  其他的观点,他也是在仔细思考,等到了楚王的面前,一定要将楚国现在的弊端一五一十的全部和楚王说出来。

  从这里到达楚国国都,也是非常远的,走起来也差不多需要一个月左右,而且楚国的道路又不发达,更加难走。

 &ems泛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