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血红龙进入第三发色阶段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叶子和豆荚一样,被晒得酥脆酥脆的,随便一用力,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

  星星在桃树下踢她的鸡毛毽子,她踢毽子的水平见长了,虽不能踢出花来,但能连着踢十几下不落空。

  蒋非和郑丹乐挑选了一遍柿子,有虫眼的、有磕碰的、太软的都不要。

  挑选出来的好柿子,再拿刀把皮削掉。

  削的时候,柿子的蒂要留着,弄掉了容易坏。

  削下来的皮不扔,这可是好东西,柿子皮也晒干,在最后一步的时候,柿饼配合柿子皮,能轻松捂出白霜。

  蒋非端着削好的柿子进了厨房,星星放下毽子跟了进去,看着晒柿饼的每一个环节。

  蒋非烧了一锅开水,放入柿子滚一圈,大概5秒就捞起。

  “爸爸,煮这么一下,柿子还没熟吧?”星星问道。

  “嗯,不是为了煮熟柿子,开水烫一下,可以杀菌消毒。”蒋非解释道。

  “星星,你去问问奶奶棉线放在哪里,去拿一卷棉线出来。”蒋非对女儿说道。

  “好。”

  星星转身出了厨房,跑去院子问了奶奶,蹬蹬蹬进房间里找去了。

  “爸爸,棉线。”星星举着手中的线团,在厨房门口喊道。

  蒋非看了一眼:“你放凳子上吧。”

  “白露姐姐在门口等我,我出去玩喽。”星星放下棉线,转头看着门外。

  “你不是说要看晒柿饼的全过程吗?”蒋非问道。

  星星犹豫了一下,摇了摇头:“等我回来,爸爸你告诉我过程也是一样的,反正我又帮不上忙。”

  “爸爸,我去玩喽。”星星挥挥手,飞快跑了出去。

  蒋非在厨房里烫柿子,郑丹乐则拿了竹耙帮陈小梅耙黄豆,把混在里面的豆荚、豆叶等耙出来。

  耙不干净的,要再拿小的圆竹匾来筛一遍。

  把黄豆装上去,双手握着竹匾有规律地摆动,豆荚、豆叶等杂物就会集中到最上面,团成一团,把它们捧出来就行了。

  蒋非烫好柿子出来,两人已经把黄豆收拾好了,装进箩筐里,等着明天再晒。

  陈小梅和郑丹乐进屋喝了杯水,洗了手,出来一起用棉线系住柿子蒂,系成一串一串的,挂到屋檐下晾晒。

  柿子皮则装到竹匾里,单独晾晒,晒干后备用。

  晾晒几天后,柿子会变小,水分会减少,看得到柿子的颜色颜色变深。

  那时要开始捏饼,轻柔地捏,不要把脆弱的表皮捏破。

  逐一捏好后给柿子翻个身,晒一下柿蒂这边。

  晾晒的过程中要捏饼三至四次,再放到纸箱里出霜。

  把柿子都挂好,郑丹乐伸了个懒腰,说道:“小梅,小非,麻烦你们了。”

  “不麻烦,举手之劳的事。”陈小梅笑道。

  “我回去做饭了,拜。”郑丹乐提着空桶出门。

  “郑婶是一个人出去,还是和钟叔一块?”蒋非问道。

  “一个人,你钟叔不出去。”

  陈小梅指指挂在屋檐下的柿子:“你钟叔那个人,你也知道的,这些事儿指望他是指望不上的。”

  蒋非了然地点点头,钟叔这个人,说他懒吧,可他在外头又挺勤快的,只要有活,不管严寒酷暑,都跟着施工队到处干活。

  说他勤快吧,他在家又什么活儿都不干,跟个大爷似的,饭不做地不扫碗不洗,里里外外全等着郑婶一个人忙活。

  像钟叔这样的男人,在村里还有不少,除了外头赚钱的事,家里的大小活儿一概不管。

  有些甚至能做的出自己悠闲打着牌,看着自己老婆割稻、打谷、晒谷、插秧……

  打完牌,饭菜都还要等着老婆回来做。

  这要是放现在,老婆都娶不上,即使娶回来了,一看这德行,估计也得离。

  ……

  小鸽子出生第八天,羽管冒出来了,摸起来手感很软。

  再过了几天,羽管上开始长出了羽毛,也慢慢地学走路了。

  蒋非围观了一会学走路的小鸽子,拍了几张它们笨拙迈步的照片,回小木屋坐了一会,进去房间里看血红龙。

  五条血红龙的成长速度和发色进度依旧很快。

  它们已经进入第三发色阶段了,时间上比他预估的还要早将近一个星期。

  每一条血红龙都长到了四十公分左右,第二鳞框轻柔地捏,不要把脆弱的表皮捏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