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人际关系第3/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发展到现在,除了他养的五十多头牛,村里还有七户人家跟着养,数量不多,每户只有一两头,都是一块放养在那片土地上吃草的。

  虽说土地属于村集体,蒋非要承包,蒋运宁同不同意,都影响不到最终的结果。

  但考虑到一些现实因素,加上两家本就是亲戚,关系还不错,蒋非觉得有必要提着礼物去五堂叔家一趟。

  在农村,人际关系是很重要的一环。

  尤其是像蒋非搞养殖、承包土地搞采摘园的这种,最怕别人在背后下绊子。

  能不得罪人就不得罪人,但也不能怕事,让人觉得好欺负。

  一旦让人觉得好欺负了,后续麻烦就会有不少,特别是看你赚了钱,别人眼红的时候。

  之前听四叔说起过一个见闻,他跟着建筑队去别的村里做小工。

  那村里也是有很大一片属于村集体的土地,被一个老板承包了,种植反季节蔬菜。

  老板不是本村人,承包了之后才发现后续麻烦事一大堆。

  村里人要求他必须雇佣他们到大棚里干活,工资要的比他请的员工高上两三成。

  老板不答应,他们便偷偷搞破坏,故意把大棚剪破之类的。

  安装了大把监控之后,更过分的是他们居然派小孩子去剪,就算抓到了就只有一句“小孩子不懂事,你别跟他一般见识”。

  老板只得憋屈地妥协,请了村里人,可他们尝到了甜头,得寸进尺。

  老板最后赔本撤了,花钱找罪受,买了一场教训。

  不过,村子与村子不同,白河村的风气还是挺好的。

  蒋非在山上养鹌鹑,没装监控之前也好好的,他有时不在山上,也没有人偷摸上去搞破坏。

  还有他五堂叔以前养的牛少一些,只养了十来头的时候,他就在山脚随便搭了个牛棚。

  每天晚上让牛住在山里,没有人看守,也没人进山偷牛什么的。

  要是有外来人承包村里的土地,村里人会怎么对待,蒋非说不好,但由他来承包,那还是没有问题的。

  蒋运宁一看到蒋非提着烟酒和水果过来,立马明白了他的来意。

  白河村的村支书是蒋非的堂伯,是蒋运宁的亲哥。

  蒋非找村支书询问过几次承包土地的事情,承包意向强烈。

  村支书已经找蒋运宁谈过了,透露蒋非想承包的意思,并给弟弟做思想工作,如果蒋非决定承包,他必须配合。

  村支书很支持蒋非弄采摘园。

  倒不是他说出来的规划有多么好,多么吸引人,而是村里实在是太久没有过发展了。

  好不容易有一个年轻人愿意留在村里发展,还是一个有能力的年轻人,村支书不想错过。

  而且村支书也想得到,如果蒋非的采摘园能开成功,村里有了游客,那能赚到钱的就不止蒋非了,估计村里不少人能跟着受益。

  蒋运宁占着养牛的地本就是属于村集体的,是他平时会做人,宰了牛之后在村里售卖,价格上比市场价优惠一点点。

  大家都不计较,他才能安安心心在那里养牛。

  村支书找他一说,虽然心里不太乐意,但也知道自己没理由占着村集体的地。

  不管他同不同意,结果都不会改变。

  认清楚了这点,蒋运宁决定识时务一点。

  不能在山里的那片地里养牛,他们需要把牛往村尾的山沟里赶。

  那里的两排山离得很近,有一道很长的狭窄山沟,也能用来养牛,只是远一点,草料没有那么足。

  蒋非提了烟酒和水果上门,说了好话,给了他面子,蒋运宁心里受用,谈话顺利。

  从五堂叔家出来,蒋非的心情很不错,背着手,慢悠悠地走。

  路边的稻田光秃秃的,几条中华田园狗在稻田里奔跑、玩耍。

  别人家屋旁种的枇杷树开花了,小小的白花藏在褐色细绒毛里,看起来很呆萌的样子。

  枇杷的花毛茸茸的,它的叶子也是,初长出来的新叶带着绒毛,等叶子长成熟了,叶子上面的绒毛才会脱落,只有背面还保留着绒毛。

  在路上还遇到了经常到家里来的黑猫,躺在路边的红色花丛里,黑得特别显眼。

  黑猫见到蒋非后,从花丛里爬了起来,不紧不慢地跟在他的身后,一直跟着他回到了家。

  或许也不是跟着他,只是顺路而已。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