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我来了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十年里三次赴北京朝贡,被加封为都督佥事。后来猛哥帖木儿被人袭杀,长子亦亡,次子董山逃过一劫。

  董山就是老奴的五世祖。

  后来靠着大明的帮助,董山重新恢复了实力。

  在老奴看来,前明对自家实乃有再造之恩,加上如今的形势,正好以光复大明的口号,笼络人心。

  也免得汉奸之论,让自家汉臣汉将内心忧虑,算是去了他们的心结。

  至于辽西。

  老奴并没有放在眼里。

  虽然已是大汗,但是仍身穿袍褂,袖口前长后短,俗称马蹄袖,身束腰带,足登靰鞡,一副标准蛮人的穿戴。

  在大殿门上,同样挂着弓箭悬于门上,象征着家里的孩子们,未来成为一名优秀的射手。

  老奴从小就是这么长大的。

  蛮族男女都善骑射,小儿就以榆柳为弓,稍为长大,就骑马弯弓,驰射山林,部族里女子也一样如此。爱阅app完整内容

  和蒙古的游牧为生不同,蛮族游猎为生,骑射实乃看家本领,不娴熟则不能养家。

  在孩时,他就和众同伴们入林海,挖人参,采松子,摘榛子、拾蘑菇、拣木耳,赶抚顺马市贸易,用赚来的钱维持,补贴家用。

  一步步走到今天,灭掉不服,收纳各部,统一蛮族,驱逐蒙古,消灭大周,建立蛮国。

  大大小小参加的战争不计其数,无往不利。

  如此人物。

  在萨尔浒之前,才万余兵马,都不惧大周十几万精兵,如今麾下甲士十万,辽西也才新募十余万新兵,如何能被他放在眼里?

  “彼知天意佑我,又闻吾国爱养人民,尔等故相继来归耳,如今我意已决,拿下辽西,尔等不分内外,皆要上下一心。”

  众人遵旨。

  老奴在殿内,抬起头,视线落在了辽西。

  老奴族弟铎弼、贝和齐及额驸沙津和苏巴海等统兵留守沈阳,自己亲率诸贝勒大臣,带领蛮族八旗,蒙古旗,汉兵向北镇出发。

  经鞍山,牛庄,二十日渡辽河,只逼西平堡。

  闻得军情。

  辽东节度使李达祖,急命一万人守镇武,两万人守闾阳,分南北两路与北镇互为犄角。

  增派三千人守西平堡,又在镇宁驻兵。

  他自带重兵驻北镇,企图以四堡屏障北镇,沿河阻击蛮族大军的进犯。

  老奴帅旗在西平堡,对岸堡中人人警惕万分。

  在河岸巡视了一番,竟然一时寻不到战机,遂笑道,“对方的守将不是无能之辈。”

  堡垒中人人亲见老奴巡河,立刻把军情传递后方。

  一连平静了三日,老奴日日巡河,始终不攻。

  正当守将纳闷之时,大部蛮兵突然从堡后方杀来,原来蛮族主力竟然从绕道下游,趁着周兵大意渡河而击。

  老奴哈哈大笑,亲率余部渡河。

  全军把西平堡围的水泄不通,而堡里只有不到五千人。

  老奴不攻,而是致书城内,告诉守将。

  “我这番来实为光复前明,剿服周室叛逆,我大军十万,你才一个区区游击,能够战胜我吗?

  我在河对岸见你布置严密,如果我强攻肯定损失惨重,可见你是个人才,我很怜惜你的性命。

  如果你不服,我也随你,用弓矢刀枪来论英雄成败,我到底不是吓唬你,区区一个西平堡,比萨尔浒能如何?

  你应知我的名声,对投靠我的人才素来大方,不像逆周苛刻尔等武夫,来投我才可舒展你的才能,不负你的志向,整个中原任尔等驱驰。”

  随后,西平堡守将出城投降。

  老奴兵不血刃,除掉了西平堡,还多了五千降兵可使用。

  看起来很儿戏。

  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老奴戎马一生,无一败仗的赫赫威名,整个辽东,谁不知老奴恶名。

  就说那守将,从儿时就听着老奴的恶名长大,如今堡垒被围困,情知援军无力支援,加上贪生怕死。

  而且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