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山中谈话,谁主浮沉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唐清安感叹一声。

  “将军记的没错,末将投奔到金州,因长了副好皮囊,所以入了军营就从伍长做起。”

  闻言错愕一番,唐清安扭头看了看朱秀的面孔,五大三粗,果然是极好。

  “哈哈哈。”

  唐清安被朱秀的话惹的大笑,无奈的指了指朱秀。

  周围的亲卫们,同样忍俊不禁。

  朱秀嘴角翘起。

  “得将军赏识,一路提拔,末将能有今日,全靠将军的栽培。”

  “也是因为你作战勇猛,指挥有功,我才放心的提拔你,还是靠的你自己的才华。”

  唐清安不以为意。

  “我本来就是一普通军户罢了,能有什么才华,不过是将军的厚爱才有了今日,对将军的恩德,末将铭记于心,永世不忘。”

  朱秀满收起先前的玩笑神情,一脸的认真。

  唐清安默默的往前走着,朱秀紧紧的跟上身后。

  “未来的规划里,三年后金州镇江将会募兵十万。”

  朱秀仔细听着将军的话,不错过一个字,认真的揣摩。

  将军大老远的把他从镇江叫回来,他已经有所明悟,关于将会有大调动的事,传的沸沸扬扬。

  他身为一营之总,当然消息更加灵通。

  “为何我去年裁军,原因很简单,发展民生振兴财政,朝廷的状况你们身为营总,也都看到了,是指望不上的。”

  唐清安知道朱秀可能明白了自己的意图,不过有些话还是要讲透彻。

  “朝廷如果能指望的上,辽东如何会有今日的局面,我又如何会拖家带口的数百里投奔来金州呢。

  我运气好,又有多少运气不好,家破人亡或死在蛮族手里,或饿死在道路上。”

  朱秀的话语中,毫无顾忌的指责朝廷。

  唐清安点点头。

  辽民出身的将领,对朝廷怨念颇深。

  大周每年颇量的物资运送辽东,辽东本地的军户,当然首当其冲,被剥析的更狠。

  辽东的军户,比陕西的民户还要惨。

  如此这般,如果打了胜仗也就罢了,而朝廷却连年大败,又失去辽左。

  导致辽民遭了大劫,谁能不怨朝廷呢。

  家家户户都有亲人遭难,这份仇恨虽然直面蛮族,也同样迁怒朝廷。

  这也是去年开始,唐清安大力提拔辽民出身将领的原因,不只是因为辽民敢战。

  不过有些话现在不必说透彻,大家心知肚明才合适,因为不到说破的时机。

  “朝廷指望不上,辽民只能自救。

  蛮族可以收刮辽民,我身为辽民之将,不但不能学他,还要供养辽民。

  否则岂不是辜负了你们这些人的信赖,又如何对得起辽民对我的期望。”

  “将军对我等的恩德,几辈子也还不清。”

  朱秀感动的说道。

  “恩德恩德,我有今日,不也是辽民对我的恩德吗,我们谈不上谁对谁的恩德,不过互相依存,在这大变之局互相搀扶的走下去罢了。”

  两人说着话,就到了最高处,前往前就是下山了。

  唐清安指了指山脚下,田间劳作的农夫。

  “难啊,去年多番的努力,又是裁军,又是扩展商路,而蛮族残暴,逃难的辽民你在镇江也看到了。

  如此下来,还是连半数的供给都不够,而朝廷如今连金州五万兵都供养不起。”

  “朝廷亿兆之民,如何会供养不起辽东了,不过是朝廷贪污成风,制度败坏罢了。”

  朱秀一脸的愤恨。

  “是啊。”

  唐清安感叹道。

  不是朝廷供养不起五万兵,而是朝廷要供养的不只是他一地,且又不是最重要的。

  第一个重要的当然是京师,第二个是辽东,今年两广的乱事陷入了尾声,第三个就是陕西了。

  陕西的危局,朝堂上有明眼的大臣内心不安,认为乃大动荡之前奏,已经有了不少的奏疏提醒朝廷。

  上个月,一名新崛起的政治新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