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三千万斤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众人说笑一番。

  然后到了船厂,先是见了传统的制船工艺流程,然后又去参观了施行了大半年的流水线船厂。

  “将军提议的流水线之法,令上下都赞叹不已,这流水线施行以来,效率提高不提,因为放开了工匠限制。

  从部件的合格率,到加快船只的营造速度,都获得了成倍的提升。”

  唐清安一路看来,满意的只点头。

  田亩一年一产,金州和金州各岛这几年来,边边角角都开发了十足,已经没有潜力可以继续挖掘。

  长白山东岸虽然地大,但是论适合开发田亩的平原,却远比不上金州。

  因此同样潜力有限,至于朝鲜各岛,虽然还有潜力可挖,但是成本也高。

  无论如何,如今光靠田亩之产,是绝对跟不上各地辽民涌入的数量的。

  唯有渔场。

  海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渔获,才是重要的解决方法。

  只不过哪怕船厂每月下船的数量连番的增长,一样跟不上辽民踊跃之数量。

  毕竟基数太浅,哪怕发展迅速,也难以跟上形势。

  这其中欠缺的时间,又是目前金州,镇江最缺的。

  不提将军如何夸奖各船厂,渔场官员和大匠们,等众人回到了署衙,唐清安提出了新的要求。

  “既然有了流水线,对工匠放低了要求,我想继续增加几条船坞,制造更大的渔船。”

  听到将军的要求,陶鏴和大小长山岛的官员们沉思起来,思考其中的利弊。

  制造更大的渔船,所消耗的精力,与未来的收获相比,能不能合算。

  现在大小长山岛的船厂,制造的渔船都是载重两千斤左右,百料渔船。

  舵水人少则三名,多则七名。

  “制造大船更费时间,且船厂经验不足需要尝试,而这些消耗用来制造旧船,可能会收获更多。”

  有官员试探的说道。

  唐清安闻言点点头,并没有因为人提出反对他的意见而不快,见状,众人才松了口气。

  随着这官员的开口,随后越来越多的人,你一言我一言的争论。

  最后得出结论。

  从未来半年的时间里,是得不偿失的,但是超过了半年,则会逐渐赶上。

  一年后各船厂制造大船越发的熟练,收获将会远超过现在。

  而又决定制多大的渔船才为合适?

  即不超过船厂的能力,且又最大效率的发挥出船厂的能力,众人最后商议出。

  制造着重六千斤的渔船为稳妥,至于万斤以上的渔船,可以放在一年后开始尝试。

  “现在各地的田亩之数,可以勉强养活百万人,但是如今各地人口合计一百六十万。

  还有六十万的缺口,是指望不上田亩,且到了年底,人口还会增加。

  这么大的缺口,凭商贸是弥补不了的,唯一的只靠就是你们。”

  唐清安等众人商议完,然后开始对众人笑道。

  听到将军开始发言,所有人都安静下来。

  是的,金州,镇江,长白山东岸,朝鲜各岛,合计人口已经达到了一百六十万。

  这还不包含前方各游击区的人口。

  所有人都感受到了承重的压力,又同时升起一股自信,都感受到了荣光。

  “现在一船,一月五趟往返就是一万斤,比原来的一月两三趟翻了一倍。

  我闻之此消息,激动的彻夜难眠,辽民要感激你们啊,我也要感激你们。

  这都是你们日夜辛劳,才有了如此的大功。”

  将军笑道。

  众人各自欣喜不已。

  跟随将军来参观的官员们,也深感有幸。

  “这回我来感激各位,同时我也很不好意思啊,因为我要向各位继续加担子。”

  唐清,是得不偿失的,但是超过了半年,则会逐渐赶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