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或许质子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帐内众人皆已退去,赢疾单手扶额,昏暗的烛火尽映他面上的愁容之色。

  对于刚才诸将的见解,其实从战略上众人并没有什么错误。秦国的功爵制度便决定了秦国将士对战争的态度,武将对于战争从来没有怯弱,只有对军功的渴望。

  这也是秦国兵强的最重要的原因。

  赢疾对此也表示深以为然。

  战,他也想战。但然而身为统帅的他,却不得不顾全大局。

  单看而今,关外虽然只聚集了魏、韩两国十来万联军,但此时联军的气势正盛、毫无破绽可言,再加上联军中那个熟识秦军战法的公孙衍,若此时秦军开关迎敌,熟胜熟败真的尤未可知。

  一旦敌我陷入焦灼状态,赵、燕、楚三国再顺势插入,秦军必亡矣。

  尤其是赵国。每每回想起那日、晋阳雨夜下的钢铁洪流,赢疾的断臂便传来一阵绞心的疼痛。他并不惧死,也不惧败。但此时秦国就这点家底,若是血拼玉碎,此战就算是胜,胜利之后呢?

  结果便是,秦国对关东列国将再无还手之力。

  其实赢疾早就想到了兵败,但败并不可怕。只要联军不入关、只要秦军的主力可以留存,秦国便亡不了!

  这也是赢疾最后的倔强。

  ……咸阳,秦王宫。

  张仪脚步匆匆地跟在宦者身后,只观他此时的神情慌张、满脸尽显急切之色。然而在踏进大殿的瞬间,他脸上的焦虑又骤然消失不见。

  张仪转而神态肃穆地对着上首躬身揖拜道:“臣,拜见王上。”

  秦王嬴驷此时正低着头、批阅奏章,听到来人动静,他抬头瞥了对方一眼、复又低下了头道:“相邦匆匆而来,所为何事?”

  “刚才驻秦齐使已来辞行。”张仪如实回道。

  “恩?”嬴驷轻疑问一声。他放下手中的毛笔,抬起头郑重地望向张仪,问道:“齐国这是背我秦国而去?”

  张仪无奈地点了点头,道:“齐国屯于三晋边境的大军已经尽数退兵,恐是见五国合纵之势已成,欲观战坐收渔利。”

  “若是如此,那相邦之策当何从?”嬴驷眼神微凝道。

  张仪暗暗咬牙道:“而今,臣借齐国乱五国合纵之策已然告破。”

  嬴驷顿时愣在了原地。

  “报!”殿门外侍卫匆匆入殿喊道:“禀王上,魏章将军已经返还咸阳了,正于宫外求见。”

  嬴驷吐出口气,缓了下情绪:“宣。”

  “喏。”

  片刻功夫,殿外便奔进一浑身着甲、身材壮硕的汉子。

  正是魏籍秦将,魏章。

  魏章进殿对着嬴驷单膝拜道:“拜见王上。”

  嬴驷面带笑意地走下王榻,亲自将魏章从地上抚起:“将军一路辛苦了。”

  魏章对着嬴驷恭敬揖道:“臣不辱王命,已将义渠赶至泾水以北、北豳庆阳以西,夺其北豳之地十城。”

  “好!陇西一战,卿当居首功。”嬴驷重重的拍了拍魏章的肩膀。“如此以来西地的郡县番地之事可定矣。”

  这算是嬴驷今年听到的第一条好消息。

  “臣万不敢居功。只是,臣刚入咸阳,便听到五国联军来犯。臣恐义渠人闻到血腥味,复反我边境,新设之郡县恐再为义渠所毁。”魏章揖道。

  去年义渠叛乱后,嬴驷便谴赢疾和魏章赴戎地平叛。待西部局势稍稳,赢疾便回返了咸阳,担任对赵作战的统帅,戎地独留魏章一人。

  “秦国现已无力分兵两路拒敌。”嬴驷叹道。

  “王上,或可送些美女、金银,以作缓兵怀柔之策。”魏章回道。

  “不可。”张仪这时说道:“若是如此,无疑是告诉义渠我秦国有难,义渠必将会再度发兵反秦。”

  “那该如何?若放任义渠不管,我秦国西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