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战争的泥潭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邯郸的五月间,天气愈发炎热。前几日还连续骤雨,转瞬间便高日当头。

  赵雍身上只披着一层单薄的袍子,卧在偏殿的书简堆中,正在睡觉。他额头上浸满了汗,脸也涨得通红,梦中似乎还在思慎着那驳杂的政事。

  相邦赵豹旬日之前便已经安葬,葬在了邯郸郊外的赵氏祖墓,赵雍亲为其提铭,追封其为沂侯。

  其邦交职司所属,暂时被赵雍全部接了过来,赵雍同时还下令,自此之后,赵国各地的司吏政事尽皆需要直接呈于他面。

  然而想象是美好,真当赵雍接班以后,他才知道……这活可真的太难了。

  虽然而今信息的载体是笨重的、信息的传播也不便,但偌大个赵国,全国各地驳杂的公文,平均每天需要过目的还是有五十多件。这几日,那厚厚的简书都能垒起一人多高了。而且批奏还不能马虎对待,平均一个公文就算他批复几十个字,也是巨大的工作量。

  若是太平年间倒也无所谓,但此时此刻,需要他走心的可不是只有寻常的政务,还有那更加重要的军事。

  没了相邦简直是要把他累死。

  但在新的国政体系落实之前,他还只能暂时担待。

  反正这几天,赵雍就没怎么好好睡过觉。就连新妇都给冷落了,梦中还能回想起,翻云覆雨那刻,那张满脸哀怨的秀脸,看得他是心疼不已。

  “王上,王上……”一个声音忽然从天而降。

  赵雍猛地一翻身,爬了起来,迷糊中,只见头发花白的陈忠正躬身站在他的面前。

  半晌后,他才回过神来,咽了口唾沫道:“寡人坐着坐着便睡着了……这天气可真热!”说着他用袖口随意地抹了一把额上的汗。

  陈忠上前一步,接过身旁宫人的木扇,一边对着赵雍扇风,一边道:“几位卿臣已经在殿外等着王上了。”

  赵雍扶着额,微微颔首,片刻后,他才站起身,对着身侧的宫女道:“为寡人更换朝服。”

  “喏。”

  ……议殿内已经等候着二十余位赵廷重臣,其中不仅有以安平君赵成为首的宗室大臣,还有以苏秦、吴广、庞煖为代表的新晋外氏权贵。

  但无一例外,这些人全部都是卿爵之上的统治阶层。

  然而众人此时都是一副心事重重地模样。就连年少得志的武阳君庞煖也是一脸的严肃。

  “王上到!”宦者那尖刺地声音骤然响起。

  众臣急忙收回心神,转身面上,恭行稽首之礼。

  赵雍及上,俯视着群臣。他见众人之面色,其心之所虑,他亦稍有体察。

  此次他召集众卿,只为确行三件事。

  其一:实行新的国政体系,设三公九卿、推‘三省’六部!

  但与后世的三公九卿和三省六部有所不同的是,三公九卿只保留三公的实权,此外,赵雍还决定直接去掉的三省,废除其实际的权利从而改设内阁。

  三公即为:大司马、大司徒、御史大夫。

  九卿中的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内史、少府并入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此前赵雍早就决定推出新制,但考虑到当时他的威望还不足以迎接这场变革所带来的震荡。

  同时相邦赵豹也是最大的平衡。

  但此时他觉得时机成熟了,军制改革的成功,军权的集中,数次亲征的积势,破胡虏、诛虎狼、败列强,都让他的声威达到了鼎盛。

  外加赵豹的突然离世,都让他感觉到,必须要有一场大的变革才能化解之后的动荡。

  当然,任何的改革对当权者来说,都是为了不断的加强王权,巩固王朝统治,此外便是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在这个动荡且多变的时代,各个诸侯国都有自己的一套统治方法,他们都在摸索正确的制度。

  赵雍既有基础,又逢大势,便决定一步到位。直接趁此,废除宰相。

  赵雍以为,内阁制就现今阶段而言,甚至比后世的任何一个朝代都要来的合适。

  首、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