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必先利其器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虽然新式骑兵才刚刚出现在列国的视线之中,但战马的运用,却早在以车战为主的殷商便大规模出现。

  敌军或许不知道如何正确的抵御这些强悍的新型骑旅,但凭借着往昔车战的作战经验,‘马’便成了他们的突破口。

  赵国的骑兵虽然有护具的,但由于最初工匠们缺少经验,只能仿照往昔给‘战车马’用的皮甲进行简单的改造。虽然效果差,但聊胜于无。

  然而随着列国对骑兵的重视,针对骑兵的防御手段自然有所增多,什么长枪阵、拒马桩等等花招百出。

  函谷一战中,秦国最初便是用长枪方阵和拒马桩、抵住了赵国的骑旅冲锋,若非是凭借骑兵的机动性,那一战的结果熟胜熟负还尤未可知。

  赵雍现在迫切的需要一支可冲锋陷阵的铁骑,以发挥骑兵在战场上最大的威慑。

  他的骑兵最大的作用,便是用来冲锋陷阵,凭借其一往无前的气势,击垮敌军的士气。

  长柄骑殳、骑枪可不是用来摆设的。

  具装铠甲虽然难度很高,但作为这个时代冶铁最发达的国家,通过多年的浸淫,赵国的匠人们已经初步完成了对马铠的冶造。

  看着帛书上那一幅幅生动的马具,赵雍眼神不由有些火热。

  若是组建这样一支具装铁骑,那对以步兵为主的列国军队,将是毁灭性的打击。

  但待他看到图画下面的几排篆体时,心头不禁一沉。

  具装铠大概需要七部分组成:保护马头的‘面帘’、保护马颈的‘颈甲’、保护马胸的‘当胸’、保护躯干的‘马身甲’、保护马臀的‘搭后’以及竖在尾上的‘搭后’、保护马腿的‘护腿’,使战马除耳、目、口、鼻以及尾巴外露以外,全身都有铠甲的保护。

  然而以赵国现在的国力,搞出几万副具装马铠实在是负担不起。

  不过,若是组建一支精锐想来还是不难的。

  但,面帘、颈甲、当胸却是轻骑必备。

  只能进行暂时的取舍了。

  马鞍的改进倒是没有多么复杂,只是将曾经的软垫马鞍,改变为高桥马鞍,更大一步提高骑手在马背上的平衡能力。

  当然,若非是赵雍的推动,任由历史大势去发展的话,高桥马鞍的出现最起码也得是几百年以后。

  而关于提出淘汰青铜武器的奏简,便不是赵雍所推动的了。

  其实赵国现在所冶炼的武器、甲胄,至少有一半已经为铁质。

  除秦国外的其余诸侯国,情况也大多与赵国仿佛。除了本身的造价外,技术的成熟也是根本原因。

  与铁质相比,青铜兵器脆硬易折,不便锻打炼造。

  尤其是在战场之上,青铜武器的刚性太强,很容易造成损坏。

  而铁器却有不弱以青铜器的锋芒,还有强于青铜的柔韧钢躯。

  尤其是随着日趋纯熟的冶铁技术,赵国的钢铁铸造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淘汰青铜武器也成了大势所趋。

  至于武器的改制,尤其是针对骑兵武器,将彻底以长刀取代原本的短剑。

  赵国骑旅现在的标配:一枪、一弩、一弓、一剑,从装备上来说,可谓是武装到了牙齿。弓弩用于远距离袭扰,骑枪用于冲锋、剑用于砍杀,然而骑枪基本上第一轮冲锋过后,便会脱手,剑便成了主要杀伤武器,但由于剑是双面开刃,且劈砍动作非常不利于马上作战,还容易折断,这在对骑兵之后的迂回战斗中非常不利。

  赵雍是亲自体会过那种感觉的。

  而刀便不一样,刀乃单面开刃、还是厚脊,不易崩断、便于砍杀。

  赵雍磋磨着下巴修剪整齐的胡须,思慎片刻,拿起毫笔,开始在匠师绘制的帛图基础上勾勒。

  首先做的便是加长刀身,将标注的二尺改成三尺,其次刀柄首端再加上个圆环,以便骑士连接绳套挂手砍杀更加稳定。

&embr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