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革命热情高涨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众将一时无话。半晌后,廉程起身揖道:“臣以为大将军所言极是,我军欲得井陉之权,必然需要经历一番苦战。而今我军士气正盛,撤军万万不可。”

  “臣附议,进攻需要更强的力量,往往也要付出更大的代价。”张远起身道。

  赵雍心头咯噔一声,观而今诸将之士气,竟然没有丝毫的颓懈,倒是他的态度有点委靡了。

  或许是这两年赵国的路走的太顺了,他太过先入为主了,遇到些许挫折,想到的不是去克服,而是绕过去。或许其他的事情可以这般做,但这是战争,绝对不能退缩的战争。

  “报!”赵雍内省之际,屋外忽然传来侍卫的禀报声。

  “王上,营外一自称乐池之人,言之有破关之策,于营外请求面王。”

  乐池?赵雍一愣。这个名字倒是有点耳熟。

  屋内君臣面面相觑,赵雍朝着众人问道:“这乐池是何人,众卿可有识否?”

  “王上,前中山国相、前秦相便是乐池。不知是否是同一人?”肥义道。

  肥义虽然这般说,但心中基本已经确定了就是那人。能在这个时间段,出现在此处的,定然是经过了赵军层层关卡,若是无名之人,定然不会被放行的。

  经肥义这般一提,赵雍脑海中瞬间也有了印象,若真是曾经的中山国相,或许掌握着赵人不知道的中山软肋。

  “快宣。”赵雍急忙道。

  “喏!”侍卫应声退下。

  片刻后,一头发花白的布袍大汉迈着大步走进屋内。

  大汉入内,先是不动声色地朝着周遭瞟一眼。随即恭敬地朝着上首的赵雍行稽首之礼,拜道:“草民乐池,拜见大王。”

  虽然已经十数年未曾见过此人,但肥义还是一眼便认出了这位曾经的劲敌。

  昔年乐池初任中山国相,便于房子城外击败了赵国的来犯之军,可谓是一战成名。乐池罢相后,又多次出使赵国,彼时肥义为肃侯重臣,与对方可谓是老相识了。

  肥义不动声色地朝着上首的赵雍点了点头。

  赵雍急忙起身,走下王榻,亲自上前将乐池搀扶而起,嘴里称道:“先生此来,当解我大军燃眉之急也。”

  乐池心头一喜,来时他还有些忐忑,虽然久违赵国之政,但从未见过赵王之人。

  但此刻完全证明他的先见之明,乐池赶忙俯身再拜道:“臣,愿为大王效命。”

  “哈哈哈,好,而今先生此来,可谓是雪中送炭。先生请。”赵雍笑着引身落座。

  真是瞌睡了送枕头。

  “谢大王。”乐池朝着赵雍拜礼罢,随即转身朝着屋内众将揖了一礼,坐在了右侧下首。

  赵雍回到王榻上,对着乐池直接了当道:“而今的情况想必先生也明了,寡人方才闻先生有破关之策,还请先生教我。”

  乐池忙道:不敢,起身揖拜道:“井陉三关,口亦得,尾难破。而今又正逢雨季,山路难行,井陉城依山道临之,其面冲平原一侧,非飞鸟不可渡之,若想破关,唯有从腹背可谋也。”

  “久闻先生之才,而今一见果然名不虚传。”赵雍点了点头,顺嘴恭维了一句。

  乐池这番所言,倒和他想的如出一辙。

  不过,若只是这样,那也没什么决定性的作用,因为还是一个字:耗。

  韦泽关也不好攻破。

  “寡人已经调派大军对西侧的韦泽关发动猛攻,亦是打算破韦泽取井陉。但韦泽之险亦难破之。”赵雍道。

  “王上勿虑,臣所言之、破关之策,并不在于强攻。”乐池起身揖拜一礼,随即走到屋内中间的沙舆图前。

  乐池对着沙盘比划道:“世人通常只知井陉、韦泽一路,却不知桃水其南十里处还有一条‘坦途’,可直通平坦城。”

  众人的目光紧跟着他手指移动到沙盘上。

  “通此路,可轻易地绕过韦泽关,顺绵水直插井陉城。”乐池语气笃定道。

  赵雍似乎明白了乐池说的是哪个地方了,记得多年以前、初次从邯郸北上代郡时,走的便是太行之徒,过仇优,当时肥义便对他讲解过太行山中的几条道路。

他还有些忐忑,虽然久违赵国之政,但从未见过赵王之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