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咱打算让方修做右丞相第3/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他们能心甘情愿吗?

  想到这。

  朱标终于忍不住,开口劝道:

  “父皇,儿臣知道靖安侯无论品行,还是能力,都足以胜任丞相一职。”

  “只是,在儿臣看来,此事不宜着急,毕竟韩国公、魏国公他们都还在世,让靖安侯做丞相,朝堂上难免有人不服。”

  “父皇若真想让靖安侯坐丞相,不妨先让他进入六部或中书省,提前熟悉一下朝堂如何运转,等时机成熟,再做决定!”

  朱元璋眉头一挑,看向朱标。

  “你的意思是,这丞相之位,就必须让开国功臣来坐,其他人,即便是有宰相之才也做不得?”

  朱标听见这话,瞬间明白,父皇生气了!

  他脸上露出慌乱之色,忙不迭地解释道:“儿臣并非是这个意思。”

  朱元璋冷哼一声:“那是什么意思?”

  朱标咬了咬牙,把心里话说了出来。

  “儿臣担心,诸公因为此事与父皇心生嫌隙。”

  朱元璋听了,表情变得温和了一些,语重心长道:

  “标儿,咱知道你的意思。”

  “只是,你要知道,这朝廷不是诸公的朝廷,而是百姓的朝廷!”

  “要是做什么事,都要想着诸公如何如何,那什么事都别想做成!”

  “你有这样的想法,咱可以理解,毕竟咱给你挑的师傅,都是重臣,是勋贵,你这么想,是他们想让你这么想。”

  “但咱告诉你,你要想做个好皇帝,就不能只听他们说的!”

  “有些事,诸公越反对,说明你做的越对!因为你做的事,触犯了他们的利益!”

  “但他们反对,不代表百姓反对,你要放在心上的不是朝堂上的诸公,而是民间那千千万万沉默的百姓!他们才是咱大明的根基!”

  “明白吗?”

  此话一出。

  朱标猛地一震,忽然觉得打开了新的世界,视野变得更加广阔!

  “越反对,说明做的越对。”

  “千千万万沉默的百姓,他们才是大明的根基。”

  朱标的脸上露出恍惚之色,喃喃自语了一会。

  片刻后。

  他想通了一切,抬眸望向朱元璋,表情变得坚定,正色道:

  “儿臣明白了!”

  “靖安侯既有宰执之才,又有宰执之量,乃是上天赐给我大明的栋梁,赐给父皇的肱骨之臣!”

  “朝堂之上,再也没人比他更合适入主中书省!”

  “儿臣请父皇下旨,任命靖安侯方修为中书省右丞相!”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