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柴荣英年逝,兵变立宋朝!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显德五年(958年)正月,柴荣亲自率军攻克楚州(今江苏淮安)。

  同年二月,后周军再破扬州,继续扩大战果。

  同年三月,柴荣领军前往泰州、广陵、迎銮江口,大败唐军。

  南唐元宗李璟遣使求和,进献贡品,被迫献上四州之地,画江为界,每年进献贡物十万,以求罢兵。

  至此,淮南之战结束。

  柴荣悉平江北的淮南之地,得州十四、县六十;李璟去帝号,只称“江南国主”。

  同年四月,柴荣从扬州返回京城。

  柴荣三次南征,不但使南唐俯首就范,而且震慑了南方各割据势力,为之后的北伐扫除了后顾之忧。

  显德六年(959年)四月,柴荣亲率诸军北伐辽国,取道沧州(今属河北)北上,率步骑数万直入辽境。

  后周军到达宁州时,辽宁州刺史王洪以城降后周。

  之后,柴荣领兵水陆俱下,至益津关(位于今河北霸州境内),守将终廷晖举城投降。

  后周军到达瓦桥关(今河北雄县城西南),守将姚内斌以城降,辽莫州(今河北任丘北)刺史刘楚信举州投降。

  同年五月,瀛州(今河北河间)刺史高彦晖以本城归顺。义武节度使孙行友攻克易州(今河北易县),擒获辽易州刺史李在钦。

  同年同月,以瓦桥关设置雄州(今河北雄县即瓦桥关)、益津关设置霸州。后周军先锋都指挥使张藏英在瓦桥关北破辽骑兵数百人,攻下固安县。

  这次出师,仅四十二天,兵不血刃,连收三关三州,共十七县。

  同年五月丙午日,柴荣大会诸将,准备乘胜夺取幽州(今北京市),诸将均认为不可,柴荣不听。

  夜间,柴荣突患疾病,后周军只得从雄州回师京城。

  显德六年(959年)六月,后周昭义节度使李筠攻克北汉辽州,擒获其刺史张丕旦。

  同年同月,柴荣回到汴京开封,柴荣回朝后,他马上解除张永德殿前都点检职务,命赵匡胤接任这个职位,并封长子柴宗训为梁王,准备让柴宗训继承帝位。

  同年六月十九日(7月27日),柴荣因病在开封万岁殿驾崩,终年三十九岁,他在位六年。

  同年八月,谥号睿武孝文皇帝,庙号世宗。

  同年十一月,柴荣葬于新郑陵上村的庆陵。

  就这样柴荣“壮志未酬身先死,伟业刚展魂归兮”,后周举国为他流泪惋惜!

  柴宗训正式即位时他仅7岁,后周沿用”显德”年号,由符太后垂帘听政,由宰相范质、王溥等主持军国大事,重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

  在这些辅佐大臣里,只有赵匡胤一人出身行伍,手握兵权,其他人都是只会玩心眼的文人,柴荣的这种安排,一开始就让赵匡胤陷入朝廷文武百官的谗言暗箭的围攻之中!

  .....

  赵匡胤祖籍涿郡(在北京市房山区以南,今河北省涿州市),于后唐天成二年二月十六日(927年3月21日),生于洛阳夹马营(今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区东关),小名香孩儿。

  赵匡胤出身军人家庭,高祖赵朓,在唐朝官至幽都(今北京)县令;曾祖赵珽,于唐朝任御史中丞;祖父赵敬,历任营、蓟、涿三州刺史。

  赵匡胤为赵弘殷(后封宋宣祖)次子,长兄赵匡济早夭,母亲为杜氏(后封昭宪太后)。

  后汉初年,赵匡胤游历四方,寓居襄阳的一座寺庙,得到一个精通数术的老和尚的劝导,他开始往北出诸将均认为不可,柴荣不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