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忽悠?不,这叫鼓舞人心第2/3段
这也让国外的用户对于大米品牌的印象,和国内用户对大米品牌的印象形成了天壤之别。
欧洲用户对于大米印象:堆料猛,水桶,高端!
国内用户对于大米印象:Low,质感差,品控差!
这就是刻板印象带来的影响。
所谓成也性价比,败也性价比。
而舞台上的周震也正式的感受到了这种性价比所带来的“压力”!
虽然周震早就猜到了会有这种情形。
但即便如此,周震还会这样的选择。
高端!首先在价格上就要稳住!
这个道理基本在20年后成为各家手机厂商的共识。
20年5G时代的到来后,使得手机的各项元器件成本上升,而各家手机品牌也开始纷纷的冲击高端旗舰市场。
基本上二十年之后,各家手机厂商都把高端旗舰的定位上升到了5000元。
当然面对国产旗舰的崛起,果子手机采用了降价的策略,想要逼迫国产手机将价格降低。
虽然手机市场的状况是这样的,但是在后面的几年中,各家厂商在发布自家的旗舰手机的时候,依旧是要把价格定在了五千元以上的价位。
就算是各家手机厂商知道自家手机产品定价过高,会有产品大跳水影响产品口碑的情况,也依旧是在产品定价的时候将价格定在“高端旗舰”应有的价位。
因为各家手机厂商明白就算自己的产品在高端旗舰的价位得不到大多数消费者的认可,也依旧是要证明自己这款产品就是一款“高端旗舰”!
毕竟各家手机厂商好不容易才让自家的手机能够触及高端旗舰的位置,若是自动放弃的话,那么以后想要再次冲击高端的话,难度肯定比上次的更低。
就好比如历史上大米的note系列。
第一代产品是最有机会冲击高端的产品,结果失败了。
第二代产品相较于第一代产品来说,冲击高端的机会要难上了一些,结果又失败了。
第三代产品,直接高端都冲不起来了。
所以各家厂商在明知道自己的产品对不起自己的产品的定价的时候,也依旧是要将产品稳住在高端产品价格区间,即便是产品后期大跳水也在所不辞。
“大米Note3Pro,是大米公司有史以来最具有诚意,并且是最舍得下成本的一代产品!”
“不如我作为产品经理,向各位讲一讲这次大米note3Pro主要元器件的成本定价!”
周震看着台下的舞台深吸了一口气,缓缓的向着底下的用户们道来。
屏幕+解锁模组等技术专利费用:1500元成本!
一体化陶瓷后盖费用:1000元成本!
处理器芯片+闪存运存等成本:800元!
摄像头电池等成本:600元!
“算上其他的运输费,代工费,通讯技术费用等等,这台手机的成本算下来都基本上突破了四千元!”
周震在舞台之上来回的走动着,向用户们介绍着这一次产品的主要硬件配置的成本。
当然这些硬件费用之中有一些成本还是往高了报。
这样做自然而然是为了能够凸显自家产品定价的“厚道”。
四千出头的成本,我手机卖4699!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