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开工!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颇有一些大学宿舍的生活气息。

  流动板房也就这个条件了,想要洗漱或者洗澡之类的,都要到专门的公共洗浴室进行,独立卫浴啥的是别想了。

  简单的洗漱一番后,陈翰也差不多适应了寒冷,到食堂区拿了几个包子油条后,就拎在手上,一边吃,一边往发掘现场走去。

  流动板房离着发现的M1号墓,连一公里都没有,不过五六分钟他就走到了发掘现场。

  此时,已经有一批社科院的同事们,正在画探方、捋地层、测量绘图。

  在很多大众眼里,考古就是把土挖开,再将文物拿出来就行了。

  顶多就是在取文物的时候认真仔细一点,用一用刷子和竹签清理清理土。

  看起来好像谁都能干似的。

  但是实际上“刨开土,把东西拿出来”这是盗墓贼的行为。

  考古发掘工作,是一个具有系统性的事情,需要做非常多前期工作,并且在发掘过程中也非常麻烦。

  可能在纪录片里,出现的那五秒钟文物提取视频,在观众眼里,就是一个人伸手将文物从泥土里拿出来了。

  但是实际上在提取之前,要做无数论证、准备、观察,确保提取的过程不会导致文物被二次破坏。

  而且一些极端的文物,比如丝织品、混合在泥土里的竹简,那都不是田野考古工作者说提取就能提取的。

  甚至碰都不敢碰,

  需要专门请一些技术人员,比如荆州文保中心的专业修复师,飞到考古现场来亲自提取。

  一些重要的墓葬,可能挖出来的土都要来来回回筛好几遍!

  还得是人工筛!

  一直筛到土都只有砂砾那么大,确定没有漏掉任何文物,才算是完成发掘。

  因为一些小件的文物,或者文物碎片,只有一两厘米大小都是常有的事,如果漏了就太可惜了。

  凤凰山168号墓的棺椁,大件文物提取只用了十几天。

  但是后续对棺内沉积物的筛查,足足花费了两个半月。

  考古是一个需要慢工出细活的工作。

  所以哪怕是很赶时间的抢救性发掘,哪怕社科院考古所的大家都放弃了春节假期,赶来开工。

  但是也没有一开工就直接挖墓室了。

  而是按照流程,一点一点的进行测绘,开探方。

  估摸着,光是测绘和开探方,都需要花费几天时间。

  不过这也不代表陈翰就啥都看不到了。

  因为这次文峰塔墓葬群是抢救性发掘,事先施工单位已经挖到墓道了。

  所以陈翰蹲在施工的大坑旁边,就能够看到一个大致的墓坑情况。

  从施工现场已经挖出来的地层断面,可以观察到墓地的地质状况。

  施工单位一共挖出了五层地层,从最上面的耕土层、黑褐色土层、红褐色土层、砂石沙土层,到红砂岩层。

  两座被挖出来墓葬,便是在红砂岩层中开凿的。

  形制均为经典的竖穴墓。

  就是墓葬在施工中已经被毁的有点严重了。

  M1号墓的填土基本上都被挖出来了,墓室也没有多少残留,只剩下残存可惜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