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五十五章 就你也号文帝是吧?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但是中间,有一个时期不同。

  秦始皇一统六国后,正处于人生巅峰期,觉得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然后创造了“皇帝”这一天子独属的称呼。

  之后,秦始皇又觉得,宗周这套子议父,臣议君的谥号制度,是大逆不道的事情。

  儿子和臣子,怎么能给君父来议定谥号呢?

  这玩意必须得自己定。

  于是才有了“秦始皇”这一特别的称谓。

  按照秦始皇的想法,秦国的皇帝不定谥号,就按照始皇帝、二世皇帝、三世皇帝这样一代一代传下去。

  不过秦国二世而亡,三世的子婴只做了几个月秦王,秦国就没了。

  这套制度当然就没继续下去。

  到了西汉,刘邦又恢复了宗周的谥号制度。

  不过远在南越的赵佗,他受过秦国的熏陶,自然也看不惯这套子议父,臣议君的行为。

  但是他又不好和秦始皇一样,搞这种一世、二世的说法,这不是明摆着告诉西汉,我才是继承了秦朝正统!

  这让已经定下“推翻暴秦”基调的西汉官方,怎么忍?

  所以,赵佗就选了个折中的办法。

  谥号制度继续用,但是不能子议父,臣议君,而是我自己给自己定谥号。

  赵佗在活着的时候,就自号南越武帝,后来在面对西汉中央的时候,自削帝号,为南越武王。

  看起来赵胡也是继承了这一制度。

  自己登基后,就给自己定下了“文”的谥号。

  对内号南越文帝,对外则是南越文王。

  纵观华夏上下三千年历朝历代的皇帝和王,也就只有南越国,会在生前就定下谥号并且使用了。

  这也算是一件很特别的事情。

  至少陈翰看着这“文帝九年乐府工造”的字迹,心情那叫一个怪异。

  “不过这么看来,可以确定这套勾鑃,应该是南越本土制造的。”

  “南越国的青铜铸造工艺,看起来还是挺不错的。”

  孔建文点点头,有些感叹的说道:“赵佗谥号“武”,还算是说得过去,虽然他没有汉武帝那么武功卓著,但是凭借征服岭南,也绝对够得上这个谥号了。”

  “可赵胡一共在位十四年,长期患病,性情软弱,没什么建树。”

  “他虽然借力打力,借助汉武帝的力量,抵挡了闽越国的入侵。”

  “但是在赵佗时期,闽越是臣服于南越国的,是南越国的小弟。”

  “到赵胡时期,这闽越就脱离了南越的控制,彻底臣服于西汉中央了。”

  “至此,南越国就完全被西汉中央孤立,可以说南越最终的灭亡,是源于赵胡时期的这场变故。”

  “这样一位对内毫无建树,对外也是逐渐将国家带向灭亡的君主,居然给自己谥号“文”字。”

  “这让创造了文景之治的汉文帝刘恒地下有知,不知道该是个什么表情。”

  “原本很高大上的一个谥号,戴到赵胡头上之后,反倒是被贬低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