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4章 新形势第3/3段
从6月份起
也就是说加上休整时间,预计将于今年10月左右,大唐帝国远征军和意大利联军能够在欧洲南线发起一波凶猛的反击,尽可能多的减轻西线和东线战场压力。
意大利王国统一后,即便有北部伦巴第工业区的支持,但意大利仍然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有超过60%的人口从事农业活动,整体工业实力在欧洲垫底。
就将9成9腰包空空的华人移民堵在了北美之外,他们新的目的地是西南太平洋诸岛,南美洲各国和东非殖民地。
该地区的黑人比例也迅速降低,原本生活在该地区的170余万黑人部族,至日前统计只余30余万,大多在偏远的矿山或者道路桥梁及水坝工地。
比利时,塞尔维亚等国同样如此,都要依靠从大唐帝国进口的工业和农业产品维持,如今已愈发的明显。
德军在海上发动的“无限制潜艇战”,一举扭转了在物资供给上的巨大劣势,给协约国同盟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海量损失,很多时候也处于供应困难的状况。
伴随着大量人口迁入的是社会结构的逆变,白人以59.63%占据伏波市人口的第一大族群,在云中市也接近一半。
哪怕在战后的国际格局划分中得不到其他好处,也完全够本了。
再次来到这个红海明珠城市,李察惊讶的发现这个城市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般的巨大变化,都变得让他有些认不得了。
战争造成数百万意大利男性伤亡,这令意大利的农业和手工业产生极大的倒退,急需外来进口补充。
两地间原本67公里距离,如今已不足35公里,呈现出双子城融合的趋势。
在唐属莫桑比克和马拉维殖民地,奴役当地黑人大规模的建设基本设施,包括铁路,公路,桥梁,城镇,港口,发电厂,水坝等等,投入大笔资金在沿海地区实行工农业综合开发。
在英法军队的顽强反击下,终于打退了同盟国军队的进攻。
在武器装备和物资等各个方面,有了大唐帝国的强力支持,协约国集团都远强于对方。
实际上
协约国集团人口更多,疆域更广,战争潜力更雄厚,但体现在战场上并不是那么回事,在东线,西线和南线战场都打的举步维艰。
这时候比的,就是看谁更有忍耐力了。
该城市的水泥厂从原本的6家剧增到22家,城市人口从不足80万剧增到191万余人,即将突破200万人口大关。
大唐帝国在中东战场也集结了约8.6万余人的军队,准备对伊拉克战场进行反击。
虽然大唐帝国对同盟国禁运,但执行的力度并不强,措施也不严密。
意大利王国在迄今为止的战争中付出了超过280余万人伤亡的惨重代价,依然只能落下个“菜鸡”的名号,成为世界列强人见人欺的角色。
对他来说
签署了《波尔多条约》,大唐帝国的利益得到国际条约正式承认,这好处就板上钉钉放入囊中了,谁也不可能让大唐帝国再吐出来。
从1915年6月23日发动第1次伊佐河战役至今,意大利军队先后发起了十次伊宗佐河战役,每次都聚集起两倍三倍甚至四倍的军事力量,却始终没有能够突破奥匈帝国军队的防线。
英法暂且不谈,这第1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意大利王国是个典型的农业国家,刚刚一只脚迈入工业化的进程中。
毋庸置疑对协约国集团是有利的,大唐帝国加入联盟之后,进一步巩固了对德、奥匈,奥斯曼,保加利亚等同盟国集团的全面军事和物资的封锁,使其处境日益艰难。
阿拉伯半岛六省与奥斯曼帝国有着漫长的接壤边境线,包括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和耶路撒冷,走私渠道可以说是太多了。
没有人能够防住长达3000余公里的漫长沙漠戈壁边境线,只能有选择的驻防几个要点,但那有什么用呢?
以科威特为首的走私城市,走私的历史追溯起来长达60余年,早已繁衍出成熟的走私渠道,简直防不胜防。
这其中,就有很多德裔移民活跃的身影,还有很多利益纠葛,要说堵肯定是堵不住的。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