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誓死不降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而拒绝的理由也很简单,那便是朱元章问李洪的那个问题。

  李善长在朝廷身居高位,那便是天然站在了罗贯中的对立面。

  罗贯中出身商人世家,自幼熟读四书五经,只不过罗贯中亲眼看见了元人如何残暴,所以无心继承家业,恰好此时张士诚起义抗元,得知这个消息后,罗贯中毫不犹豫便去投奔了张士诚,当了他的幕僚。

  随着天下群雄饥揭竿而起,元廷很快覆灭,被赶到了北边,而后起义的群雄们反而为了争夺天下,开始了各自是厮杀,最后形成了张士诚,陈友谅,以及朱元章三足鼎立的局面。

  这个故事走向是不是像极了东汉时期,十八路诸侯讨董,最后一直到魏蜀吴三国鼎立!

  为何罗贯中篡改了陈寿的三国志事实,大肆尊刘贬曹,还十分推崇诸葛亮?

  这便是罗贯中的私心,他将张士诚比作蜀汉,将势力最大的朱元章比作曹魏,而他自己,自然是投射到书中的诸葛亮身上。

  只可惜他能否比得上诸葛亮不说,但是张士诚肯定不是刘备,别说是知人善任,礼贤下士了,张士诚从来都只是一个草包。

  罗贯中曾献奇策,大破朱元章部下康茂才的部队,可结果依然得不到张士诚的重用,甚至在局势尚未稳定的情况下,便直接称王,包括罗贯中在内的许多幕僚都建议暂缓称王,但是不被采纳。

  刘亮、鲁渊等人纷纷离去,而罗贯中或许还想着在努力一下,结果张士诚称王后便已经无心天下,开始贪图享乐,最终罗贯中这才暗然离去回了老家太原,也就是这时起,他断了出仕的念头,开始撰写三国演义。

  也正是这份经历,罗贯中才能将三国演义写的入木三分,尤其是各种奇谋妙策和战争场面。

  因为他都是经历过的,说起来也有意思。

  四大名着中,写《三国演义的罗贯中确实带兵打过仗,写《水浒传的施耐庵也真的曾经落草为寇当过杀人不眨眼的山贼,而写《红楼梦的曹雪芹,基本上就是写了他曹家的从奢华到衰败的衰落史。

  就是不知道能写出《西游记的吴承恩,到底是何方神圣了……

  学成文武艺,卖于帝王家,这是所有如今读书人的普世价值观,尤其是恰逢乱世时,择一明主,封王拜相。

  李善长毫无疑问遇上了一个明主,朱元章成功坐拥了天下,手下一干功臣也一个个走上了人生巅峰。

  而罗贯中便是那个倒霉的,很难说如果当年罗贯中选择的是朱元章而不是陈友谅历史上会发生什么改变,但是现实是没有如果的。

  罗贯中又是个自傲的人物,从他将自己寄托成诸葛亮便可以看出来,即便是北伐失败,依然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誓死不降。

  所以,即便罗贯中脱离了张士诚部队后,依然没有半点想去转而投靠朱元章的念头。

  不然以罗贯中的才学,以及曾经正面击败过朱元章部队的战绩,朱元章说不得就要高看他一眼,甚至于,因为罗贯中弃暗投明的特殊身份,说不定朱元章会将其当做对敌宣传的表率,直接让他身居高位。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