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〇、学校捐赠基金第1/2段
送走李特等人之后,徐生洲在会议室独自坐了很久。
接手学校已经一两年,最开始觉得学校哪哪儿都不顺眼,于是大刀阔斧、大拆大建。到现在,学校已经通过土地置换解决了校园设施老化、基础设施滞后、功能分区不合理等诸多历史遗留问题,短期内不愁招生、不愁资金,而且在金陵、甚至江南民办高等教育界有名气,老师、学生精神面貌都焕然一新。
很多人,学校发展进入了快车道。
但徐生洲却有明显感觉,学校的发展已经到了瓶颈期。现在发展快是快,一旦方向错误,死也死的快!
就比如师资队伍建设。刚接手学校的时候,他觉得“满朝文武尽是鼠辈”,便快意恩仇一举裁掉将近一半的教职工。做得对不对?当然对,这可是系统大爷交办的任务,不对也对!
但在裁员的同时,还是菜鸟的他,根本没考虑好从哪儿挖人填这个坑。怎么办?当时想的两招,一个是从附近高校找老师兼职,一个是大量招聘全日制毕业研究生。双管齐下,确实解决了燃眉之急,但如今回过头来看,副作用同样明显。
兼职的老师就是冲着钱来的,而且能来民办院校兼职的一般也都不怎么样,根本谈不上什么教学质量。
而在招聘研究生时又有点饥不择食,搂到篮子里就是菜,尽管有些人很不错,但大部分人都是资质平庸、能力一般,是被其他单位挑剩下的,只能到民办院校混碗饭吃,然后躺平等死。又或者像李特那样,只是借个壳儿中转一下,顺便捞笔快钱。这些人对学校的教学科研能力提升,能起到多大作用?
这两年学校的师资建设中,唯一可圈可点的工作就是高端人才引进。具体来,先后全职引进了2名杰青、3名长江特聘、1名优青——就是陈康彦之前过,在晋西医科大学从事神经精神疾病的细胞机制及多模态脑成像精准诊断的那位,叫王树立,前不久刚到学校报到。
这个数字,对于985高校来就是毛毛雨。
对于普通公立地方本科院校来,已经算是花板。
而放到民办大专院校头上,那就非常炸裂了!其效果不下于卖鸭仔饭的老板告诉你,他家里有10栋楼收租。时至今日,连隔壁贵为c9成员的金陵大学,都被豪横的狗大户吓得紧紧捂住自己的口袋。
但客观地,学校引进的这些人才,很多都是冲着巨额年薪来养老的。他们已经过了创新创造的黄金年龄,不再适合从事科学研究,唯一值得看重的,就是他们年轻时获得的人才称号。
但明知道他是来捞钱的,你也舍不得拒绝。
这就是所有舔狗的悲哀与无奈。
真正合格的师资,还是需要自己培养,毕竟合适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想到此处,徐生洲暗下决心,最近两年招进来的新教师,合约期满一定要加强考核。有能力、肯用心的,重点培养。混吃等死、不务正业的,一律辞退,哪怕再开掉全校一半的教职工也不足惜!现在学校名气逐渐提升,加上待遇优渥,不愁招不到新人。这样一轮轮大浪淘沙,在不久的将来,终究会把师资队伍配齐配优配强!
对了,以后招新人,自己新获得的能力“中级超凡卓绝的学术眼光”可以派上大用场。到时候直接把国内土博、土硕的论文拿来过一遍,不定就能从中挑出一些不为人知的才。
——呃,唯一的缺点就是烧经验值。
都航母费油,一时能烧25吨重油,折算下来也就七八万块钱而已。徐生洲开启“中级超凡卓绝的学术眼光”,一分钟就消耗3000点积分,一时就是18万积分。如果1块钱能换1点积分,徐生洲怎么也要兑它几个亿的!
要知道一篇中级学术论文,才10万点积分!
从此之后,他就能实现“论文自由”,而且每篇都能发“四大”的那种。完全可以学着唐家少爷,来个连续十年,不断更,可比那位季更、年更、老断更的何公公强太多了!
就在徐生洲思维发散得跟海藻一样时,黄高华推门而入,左右看了几眼才道:“你怎么一个人躲在这儿?打你电话,关机。去你办公室,人也不在。我还是问了石新科,才知道你在这儿。你是要闭关吗?”
徐生洲道:“我这是躲清静!”
“谁烦你了?温荔香?”
徐生洲叹息道:“还不是京城那帮大爷!你是不知道,他们不仅官威大,还胃口一个比一个好!上次见着《永乐大典》《四库全书》,想要代为保管。这次见着那些名画,又想让我捐赠,简直狮子大开口。我惹不起还躲不起么?所以干错电话一关,一躲了之。”
黄高华点头表示明白了:“昨我也听国立博物馆和文物鉴定委员会的人要来,还以为是来捧场的,原来是来摘果子的。”
徐生洲无意间打量了黄高华几眼,蓦然发现他憔悴许多,不仅胡茬非常明显,眼睛都有了黑眼圈。这是为情所困徐生洲怎么也要兑它几个亿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