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渔港往事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买下这渔港也算是巧合吧,这渔港的前主人是个富三代。

  人说富不过三代,从这家伙身上就能看出来,那是个典型的败家子。

  这渔港已经荒废了接近十年,是那个败家子的爷爷建成的。

  当时那家伙的爷爷是胶东有名的渔业大王,手上有十几艘捕鱼船。

  就是码头上荒废的那种渔船,那种渔船虽说不大,但也是相对来说的,要知道这可是正规的海上捕鱼船。

  每条船上的船员都是十多人的规模,长度比牛家沟那里那艘摆渡船都呀长上一半,那摆渡船可是连小轿车都能摆渡的,可想而知其实这种渔船并不小。

  这样的船队,在当时算规模胶东这里最大的私人捕鱼船队了。

  那时候的海洋生态环境还很好,遭到任何破坏。而且那时候打鱼的人都很规矩,虽然不知道什么叫可持续发展,但是都知道捕大留小网开一面的道理。

  虽然水产的价值没有现在这么高,但是架不住量大,每次出海很容易就能满载而归。

  所以,那些年这个老板赚了不少钱,国人有个习惯,别人赚到钱后都喜欢跟风。

  在行情大好以后,捕鱼船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一点点的公用的海港容量就有点不够了。

  虽然公用海港的规模一直在扩大,但是扩大的速度还赶不上渔船的增速。

  到后来,整个海港上的渔船摆放的密密麻麻,这样拥挤的海港也造成,每次这个老板想带着船队出海打渔的时候都很麻烦,有很大一部分时间都浪费在出入港口上面。

  这老板因为先人一步的关系,手里的资金也充足,就买了这个海湾的使用权,在这里建起来自己的私人渔港,只为停放自己的船队。

  渔港建成以后,船队进出问题虽然解决了,可近海地带的渔业资源开始迅速萎缩,就造成了这个老板每年的收入开始大幅下降。

  这也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这种情况在当时的各行各业中都有体现,那就是新加入各行各业的人不再坚持底线,盲目的投资使得很多人血本无归,而剩下的人又为了能够生存下去,将所有能化作金钱的东西赶尽杀绝。

  在这种发展大环境下,那老板的这种大规模低技术含量的船队,就不适合了。

  小打小闹的捕鱼,一年怎么也能赚个吃喝。

  可是,像他这种大规模的船队出去捕鱼的话,除了船队本身的开支,还得付出高昂的行政管理开支。

  到了这时,这个老板终于开窍,近海已经不适合发展,想要发展眼光就要看向远海。

  哪怕能够开着船上别的国家的近海,都比在自己家门口这里等死强。毕竟国内的人口太多了,这么大的人口基数,造就了全世界最激烈的行业竞争。

  想要脱离这种窘境,只有逃离这处激烈的战场,走出去才能活下去!

  可是,国内那时想要走出去谈何容易,虽然外部的发展空间大,但是外部对国内的封锁也很严,虽然并不限制国内的渔船出境,可是老板的这种渔船想要出远海的话,就不太够看了。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