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谈生意第1/2段
“饶命。”
刚刚还颤颤巍巍勉强站着莱芜来使跪在地上一边发抖一边泪水横流,一把鼻涕一把泪的,着实让方生觉得恶心。
这就是来使?堂堂朝廷官员?本身有些畏手畏脚的刘四和李焦站直了身子,这可是平日里难得一见的‘官’,现下只敢瘫在地上苦苦求饶的份。
兴许跟着方生目前来看也算前程广大,至少现在是。
“恩咳。”方生咳嗽两声,吓得跪在下首的莱芜来使闹腾的越发厉害。
“不要哭了,丢人现眼。”方生皱着眉头说了一句,这个人确实哭的让人心烦,一个大男人,在自己这么个昨天还算是奴工身份的人面前求饶,怪不得满清入关后,这些大明官吏们数来数去保持忠烈的也没几个。
“丁旭让你给我传了什么话,说完尽快回去,不要误了我的时间攻城。”
这句话足够直白,所以这个莱芜来使也吓得不轻,但好歹知道事情急缓,把来意说了清楚。
一千石粮草,还有五千两银子的买命钱,这些只是初步条件,按来使的意思,你可以狮子大开口,但只要不过了那个限度,我也不会坐地还钱,要的都会给你。
甚至还会让山东总兵邱磊的大军不再调兵回来,只要你们退出莱芜,不过这是句鬼话,城里的一众官吏巴不得山东总兵的邱磊的大军能飞回来把这些闹事的矿徒杀的一干二净,所以刘四,李焦不会信,方生更不会信。
一千石粮草,十万斤,以每人每天的口粮一公斤来说,这些粮草足够一千人用上五十天,至于五千银两,以崇祯四年的购买力,也算一份不小的财产。
但方生相信这笔钱对于莱芜矿监丁旭来说,最多是九牛一毛,更别说城里的众多官吏。
按照野史中的记载,仅仅一个刘瑾死后抄出的家产仅仅白银就有五千万两,等于大明几年的国库收入,日后国外有家权威杂志还把刘瑾列为历史上最富有的五百人,可见明朝的宦官家财颇丰。
丁旭是宦官,而且还是官宦系统中捞钱最快的那种。
“就这么多么?”方生轻声问,像是叹气,但活灵活现。
“饶命,饶命。”莱芜来使听出了这伙叛贼首领的口气不对,老老实实的透出了实情。
莱芜城矿监丁旭能拿出的最大条件是银两万两,粮草维持不变,莱芜城本身就不产粮,又不驻兵,这一千石还是城里的大户凑出来的,但可以提供城中多余的兵器补足。
看着莱芜使者一句话都不肯说了,只敢跪在地上求饶。
方生也知道自己再难压榨出什么东西,只是多说了一句话,银两就翻了四倍,这已经超出了方生的意料之外,两万两的银子的比重足有两千斤,这在方生眼里足够算一笔巨额资产,更多的他也带不走。
“我要兵器,枪,弩,火铳。”方生继续步步紧逼,脑中灵光一动,加了一样东西。
“我还要船!”
有了船,他才能离开这片天地,有地方可去,在陆地上,他躲无可躲。
至于他要的枪,弩,火铳,方生本身想全部要火铳,但这并不现实,所以他只能退而求次。
谈判开始更近似于一场交易,那个莱芜来使反而没有一开始心惊胆颤,甚至还起价来游刃有余,实在让人想不透这到底是大明的官吏,还是追逐小利的商户。
莱芜城里虽然有私铸兵器,但也仅仅限于短兵器,也就是大明步兵制式兵器戚家刀,这种刀仿制于倭刀,由抗倭英雄戚继光推广为大明的制式短兵器,不但适合步兵,也适合骑兵,卖与陕甘流民的也都是这些,根本拿不出方生所需要的枪和火铳,而弩更是大明管制中的管制品,虽然功能上逐渐被火铳和鸟铳代替,大明军队很少见到,可这不见得莱芜矿监丁旭手上会有。
至于船,那就简单的多,莱芜虽然靠海,却根本没有水师,只有几艘两桅福船,还是登州水师停泊在这里的,莱芜来使不敢轻易答 “我还要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