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相谈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这日放学后,谢晚晴留了韩灏在自己的院子里,说是要教他功课。韩灏闻言动了动嘴唇,最终没有说什么,只好跟着她回了院子。

  到了以后,两人坐在院子里的树下,悦心端上茶水送过来。谢晚晴翻出书本道:“你便先将今日先生教的课文背了吧。”

  韩灏以前从来没有背过书,想要他一时之间赶上先生教的功课简直是痴心妄想,谢晚晴也不强求,只能慢慢来,退而求其次,让他先将今天的背完。

  韩灏闻言皱了皱眉头,又望向谢晚晴,嘴唇蠕动了几下,出声道:“一定要背吗?”

  不得不承认,韩灏的确生的好,他虽然长在边疆,却并不输这京城里的儿郎,并且他的五官更深邃,眉眼间自带一股硬朗之气,即便如今才十岁,已经隐约有了日后俊朗的模样,轻轻一皱眉,也是好看的很。

  谢晚晴上一世加这一世,见过的都是这京城里金尊玉贵的少爷们,从来没有见过他这般的,心里好奇日后得什么样的姑娘才能配得上这韩灏。

  转念一想又觉得自己胡思乱想,才八岁不到的小孩子,就瞎操心别人的婚事,真是瞎操心。

  “你不想背吗?”谢晚晴好奇的望向他。

  “不是。”见她这么问,韩灏立即摇头。

  继而低头背书起来。韩灏在边关的确没背过书,不过不是他不想背,而是先生说不必背,“读书是为了明理,只要这里面的道理你们懂了,那么背书不背书又有什么区别,除非你们谁想考科举,那才是要背书的。”当时的先生是这么说的。

  如今北疆进攻大周,边关已经有了混乱之象,不然韩家也不会做出把他送到京城这个多年不联系的远房亲戚这儿来避难的举动,不知道先生在边关怎么样了。

  韩灏口里念着书,脑子却是想着这些事。

  他的心不在焉谢晚晴看在眼里,想着左右他这样也背不出来,还不如不背。便开口道:“不如你跟我说说边关的事吧。”

  韩灏被她的出声打断,放下书道:“二小姐想听什么?”

  “都行,不如你说你们那边上学是怎么样的?”谢晚晴想起他在课堂上说的话,学生不读书让先生读,不由得好奇起来。

  韩灏被她晶亮的眼神盯着,缓缓开口将先生的那番理论说了。

  谢晚晴听完,便觉得有些奇怪,人人以考取功名为首,认定这是光宗耀祖的事,为何在边关先生却说那样的话,好像那些孩子不准备参加科举似的。

  韩灏又解释给她说原因:“边关的孩子,大多数长大之后不是从军便是行商。”

  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在他们那边,与他国的贸易普通的就像一日三餐一样,且大周开放,圣上鼓励与他国通商,这便导致了周边无数的小国常有商人来往大周,同样的,大周的商人也行走四方,甚至有传言,大周的富商,每年到周边的小国行走一番,带回来的金银便抵得上大周一年的国税。

  有没有夸大其词韩灏不知道,但至少这证明了行商所得的财富是不少的,因此边关有不少人都做起了买卖。反正他们天高皇帝远,环境艰苦,又没有守溪学堂这种名师学府供孩子上学,即便上学拼死拼活的读书也不一定能挤上科举的独木桥,还不如行商的好。

  再有,身在边关,他们自小便懂得何为将士,每年北疆前来骚扰,虽说并没有让他们攻破城门,但死伤总是有的,那些上一刻还跟你说话的鲜活的面孔也许下一刻就已经被人抬着回来,死状可怖。

  他们可以想象城破之后的惨状,深知一旦沦陷那么自己的家人便要陷在地狱当中,他们甚至没有时间逃跑。远在京城的皇帝可以紧急调兵来把蛮夷赶跑,可他们却是蛮夷进来的第一道开胃菜。

  因此,很多人长大之后会他国通商,这便导致了周边无数的小国常有商人来往大周,同样的,大周的商人也行走四方,甚至有传言,大周的富商,每年到周边的小国行走一番,带回来的金银便抵得上大周一年的国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