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富贵堂中念富贵经第2/2段
“女儿以后不能时常侍奉父亲,父亲心悸的病一定要注意调养,记得按时吃李医生开的药才好。”想到自己不久便要嫁人,馨悠还是忍不住提醒到。
“为父的身体,我自己心中有数。”徐老爷以少有的柔和语气说到:“听说那边都已准备好了,七月十八爹就让吴夫人去王府“铺房”。我们这些不是“五姓”的人家嫁女,再加上又是嫁到王府,自然要表示一下,免得你过去受气。想当年——哎,时候不早了,你也下去睡一会儿吧。再过几天就要出嫁了。”
“是,女儿这就回房”看着略显苍老的父亲,馨悠心中那股淡淡的凄凉又涌了上来。轻轻关上房门,走在回廊上,夜是寂静的,皓月当空。耳畔回响起父亲的话:你们倒是有缘分。“什么是缘分?素未谋面的两个人,因着一纸婚书便订了终生,是缘分吗?”
想到这里馨悠不禁快步回到房中,小心打开秦明的回信,细细读起来:悠儿妹妹安好,你能想到这一层甚为妥当!其实得知你要嫁作王侯妃时,我便托人四处打听静王的人品、背景。几日下来略有收获。现告知与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这静王外面看起来是花团锦簇,烈焰烹油。谁知这心里头竟是苦比黄连!姑且不说他与珍珠公主那段伤心事,就是这朝堂之上,也是如履薄冰——唯恐一个不小心,着了虞国舅的道,害了自己不说,更加连累了当今圣上——这可能也是静王娶你的一个原因——家世单纯的女子做静王妃要安全的多!
如此种种,还得从静王的父皇说起。圣元年间,武德皇帝崇尚节俭,宫中嫔妃不多,却是枝繁叶茂,单单三位夫人中,就有恬淑妃育的李瑞昙、李静昙二子,刘德妃育的李栗昙一子,虞贤妃育的李成昙一子。其他嫔妃生育的皇子、帝女自是不提。只一位帝女甚为特别,年幼时曾经一夜不知去向,皇帝为此不知找了多少回。所幸后来并无大碍,重返皇宫,赐名“永昌公主”。
这李静潭便是后来的静王,乃是当今圣上——康瑞皇帝同父同母的亲兄弟。两人都是皇子的时候因保护永昌公主有功,便一起受了亲王的爵位。当年那虞贤妃还未生育时,因见着李昭仪生了永昌公主之后日益得宠,生怕他日又诞下皇子,威胁到虞氏家门。于是便痛下杀手,毒死了李昭仪,甚至想连同公主一并除掉!幸得恬贵妃及时施以援手——用计将小公主抱到宫外抚养,这才救了她的命,也才有了日后的父女相见。正因为如此,武德皇帝便立了当时的瑞亲王为太子。
照理说皇兄当了太子,这做弟弟的也该轻松轻松了,可是还没等两人歇上一歇,虞国舅又故伎重演——妄图将虞贤妃所生的成王供上太子的宝座。
接着便有了震惊朝野的“木子之变”——虞国舅打着保护太子的旗子,将朝堂上拥戴栗王的吴侍郎一党铲除不说,还连带着把多次弹劾自己结党营私的赵拾遗也一并被捉拿,最终让他死的不明不白。一时间长安城内血雨腥风,人人自危。经过此次事变,虞氏一门顺理成章地完成了排除异己的阴谋,成为掌控朝廷的“虞半朝”。见此情形,兄弟两人自是小心谨慎,从不多说一句话,多走一步路。
自从太子登基后,两边还是若明若暗,似有似无地斗着,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竟会是这样——世人都道富贵好,却不知富贵之家也有为人的艰难!日后我这富贵经该如何来念呢……馨悠不禁陷入深深的沉思。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