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骄馨悠彬彬入厅堂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就在馨悠沉思的当儿,吴夫人已经应到:“君既备六礼,未知才学如何,欲要此门开,须把诗来对。”细听门外,却不见任何动静,吴夫人只好开始发问:“既是高门君子,贵胜英流,不审来意,有何所求?”

  只听门外一阵略带磁性的声音,不急不慢地答到:“闻君高洁,故来相投,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声音真好听,只是不知人品如何?

  “哎呦,新郎都喝好“三元汤”了,新娘可要出阁了”喜娘催促起来,边说边把馨悠头上的竹箩摆正,便和众人一起扶着新娘踩着麻袋迎了出来。

  馨悠害羞地用那把石榴纨扇遮住脸,又忍不住透过扇面打量起未来的夫君,只见他身着红袍,沉静自主又不失礼数——但为何他对之前袁媒婆提的亲都不满意呢?那腰挂的羊脂玉佩恰到好处地显示着他的身份:难道他也是个爱玉之人?馨悠不禁心里暗暗问到。就在她思量的当儿,喜娘已递来一幅红绫,馨悠见状,连忙拿住,与王爷一道对着洒向空中的五谷,默默祈祷。礼毕,馨悠终于还是在姐妹的不舍中缓缓踏上马车,离开了那曾经生活十六年的家。有道是:自古难有两全事,红颜终是遭人忌。一阵新香已离枝,半帘银波谁人共……

  待到馨悠安定下来,早已是泪流满面:娘亲高兴吗?父亲也是不舍的吧?馨媛和馨兰以后会怎样?这熙熙攘攘的迎亲队伍吹吹打打又是为哪般……想着想着,馨悠忽然觉得“热闹是他们的,而我什么都没有!”正感叹着,礼乐突然停了,喜娘对着马车里小声嘱咐:“新娘子,到王府了”,馨悠听后,会意地整理好嫁衣,拿起团扇遮了脸,便随着静王爷跨过火盆、拜了天地、踩上毡垫。

  只听此时宣礼官说到:“吉宅盼来吉时,吉时迎来吉人,但不知新娘如何的花容月貌?”

  就听红绫那端的静王爷平静中带着一丝喜悦地说到:“莫将绣扇出阁来,遮掩粉黛枉眉凝。若要乌云空明月,此中须得桂花开”。听到这里,馨悠缓缓地放下团扇,微笑地看着宾客。

  道喜的众人马上涌了上来,大家都想看看,为什么静王爷对以前上门提亲的名媛闺秀都不满意,这次却选中了名不见经传的徐家二小姐。只见新娘梳着双环望仙髻,髻上簪着金翠花钿,两道月梭眉,一双杏目,含而不露,身穿敞领对襟绿罗嫁衣,下着百褶长裙:真是仪态万方,比起别家的新娘竟多了几分大气!馨悠微微点头示意后,便跟着静王爷来到合卺桌前,轻轻端起盛满酒的半个葫芦,伴着宣礼官的喊声,小心地喝下三杯“合卺酒”,心中却是思绪万千:初祭酒的“与子同衣”,次祭酒的“与子同食”,终祭酒的“与子偕老”,不知这天下有几个女子有此福分……正想着,手却被静王爷轻轻地握了一下,原来该谢过宾客了。馨悠连忙收起思绪,微笑地颔了颔首,便由喜娘送入青庐。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