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逼格很高的骨瓷第2/2段
在陈鸣展开‘外交’的同时,他拿出的一份新的瓷器配方,并且陈二爷已经着手做了准备,打算在窑厂的某个窑洞里准备试烧一次看看成果,这个消息早已经传遍了整个土门。
鲁山隶属汝州,北宋时期赫赫有名的汝窑就在这片土地上,这里有历史悠长的瓷器烧制史,县里的梁洼镇,到现在为止也是豫西很重要的一个瓷器来源地。只不过鲁山花瓷档次太低,梁洼镇的很多窑口出产的瓷器直接可以跟粗瓷大碗这一档次划等号,逼格太低。土门的逼格也不高。如今的汝州人已经没有了汝窑鼎盛时候的傲气和信心,烧制瓷器对于许多从事这类工作的工人、、经营窑口的老板,都只是为了生存。
所以对于陈鸣拿出的‘新方子’,不少人抱着看笑话的态度‘看’着,另有一些人带着好奇‘看’着。陈鸣具体的声望值能够在土门刷出多少,最重要的是他的身份,然后一小部分取决于骨瓷的烧制。
这就像‘二代’们下基层去镀金,你想尽快的升上去,总要有拿出手的成果吧?要是没有,你二代的身份依旧还是牢固不可动摇,但想金光闪闪放光芒的回上头,那是妄想了。
骨瓷是18世纪末英国人发明的。因在其黏土中加入牛、羊等食草动物骨灰(以牛骨粉为佳)而得名,在后世是高档瓷器的代名词。陈鸣也不知道这是因为西方文明的力量,还是这东西真的就值得这么高的价值。反正骨瓷是西方人唯一发明的瓷器,被西方人,尤其是约翰牛们,捧到了极点。他在商场中也见到过骨瓷,是挺漂亮的。骨瓷很白,那就很容易在上面勾勒。可你要他说骨瓷比陶瓷究竟好在哪了,陈鸣还真的说不出来。
在陈鸣的认知中,骨瓷这玩意逼格高!
他还知道骨瓷的出现纯属偶然,严格地说,骨瓷是一种不太成功的仿制品,可是欧洲人从失败的仿制中却得到了异想不到的美妙结果。欧巴罗人太爱景德镇的薄胎瓷了,亦称“脱胎瓷”、“蛋壳瓷”。这东西在明清之交时期传入了欧洲,让整个欧洲震惊!
中国自家人的史书《陶记》上都这么的说这种瓷:“薄如纸、白如玉、明如镜、声如磬”。赞美至极!
欧洲的说法也不差:“比纸还薄,比牛奶还白,比玻璃更透”(直译)。
这种瓷器在欧洲价值连城。一件瓷器甚至可以换回一支军队。更为神奇的是,这种瓷器甚至可以做成灯具,却有着比玻璃灯更加奇幻的效果。
为了得到“比玻璃更透”的效果,1794年,英国发明家威廉华尔森在陶土中加入了动物骨粉。骨粉在经过高温后可以获得氧化钙,这是西方的玻璃工艺中已经非常成熟的技法,是一种很有效果的助溶剂,还容易形成玻璃类物质。然后一种欧洲自己人的陶瓷被发明出来了。虽然直到今天它也很难达到薄胎瓷1mm-2mm左右的厚度,而且色调中略有偏红,无法真正实现高白的色彩,骨瓷是奶白。
在陈鸣来的21世纪,倒也没人将骨瓷与脱胎瓷来媲美,后者根本就是艺术品,其价值远不是骨瓷可比的。脱胎瓷已经不算是瓷器——日常所用,而是一种高价值的艺术奢侈品。
反正陈鸣不觉得骨瓷真的有它的逼格那么高杆,但这对于中国瓷器制造是一种创新,应该能产出不小的价值的。更何况,有一才能有二啊。它对于陈鸣的意义,绝不是它所代表的产业之经济利益。
……
感谢书友‘通天峰’、‘yl太帅’的打赏。我也是河南人,但我不是鲁山人。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