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有朋自远方来(2)第2/2段
除此之外,每日起居伙食,也都要付给百姓钱财。
按照各自财力,想吃好的,就多给钱,手头拮据的,也能吃到热乎乎的饭食。
百姓们得了利,非常开心。
士子们能够有一个安静、舒适而且平和的抄录书简之所,也非常开心。
如是实在支付不起借宿和伙食费用的,也没有关系,有多个选择可以抉择。
其一,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在这甲亭的地坪或者村中搭一个竹棚就可以了。
只是晚上有点惨,要被蚊虫咬成包。
其二,则是担任村中孩子的蒙师,教他们习字、写字。
据杨训所言,如今亭里已经有七八个义务免费教孩子启蒙读书的士子了。
基本上,整个亭中十四岁以下的孩子,每天晚上都会聚集在一起,分成几组,由这些授课教导。
让吕温和王进震惊的不是这些事情。
而是这些事情表面下隐藏的东西。
谁不知道,文人士大夫,自古就是自由散漫的呢?
想让这些人听话?
很难!
甚至可以说,难于上青天。
毕竟,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嘛……
或许,让一个文人听话简单,但让这百多个甚至更多的士子,乖乖听令,服从安排,还心甘情愿的去给亭里百姓的孩子启蒙,教他们识字。
这就……
至少,吕温知道,这是极难的。
尤其这张生之前并无什么名望,在地方上也缺乏足够的声望。
“他到底是怎么办到的呢?”吕温在心里想着。
但有一个事情可以确定——这张生一定慑服了所有来到甲亭的士子。
错非如此,这甲亭怎么会如此有序?如此井然?
你得知道,当世的文人士大夫,一旦凑堆在一起,不是喝酒便是辩论。
酒喝多了,难免起冲突,甚至当场拔剑而起,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辩论就更可怕了。
被人架到墙脚,怒羞成怒,当场决斗,乃是当世常有之事。
但从那杨训的话里面,却从未提过,这甲亭曾经发生以上两种事情。
似乎,从一开始,此地的秩序便相当安定。
王进却是高兴的很。
这甲亭的事情,可比他在家里有趣多了。
恰在此时,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声:“张生开讲啦……”
哗啦啦的一声,家家户户的门户都打开了。
数十名士子,手忙脚乱的拿着书简争先恐后的出门,杨训甚至都顾不得与吕温交谈了,他捧起自己的书就疾步而走,一边走还一边道:“两位,吾得赶紧去抢个位子,若去得晚了,就没有好位子,不好对张生当面请益拉……”
“嗯?”吕温愣住了。
张子重要开讲?
嗯,他能写出春秋二十八义,确实有这个资格开讲。
只是……你们跑的这么快,这么积极,这张子重的讲课,真的那么重要?那么有趣?那么让你们重视吗?
吕温记得很清楚,便是他父亲当年在家乡开讲之日,地方士子,恐怕也没有眼前这些士子积极吧?
恐怕也就唯有当年董子在世之日,在茂陵开讲之时,那些前去旁听的士子,能有这样的态度和这样热忱的急迫心理了……
可是,那张子重今年才几岁?
恐怕,不足二十?
难道……他又写出了什么可以比肩春秋二十八义的东西?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