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3 章 表白第3/3段
只剩陆笑风,除了偶尔秦莉会拉着他参考新房源,似乎无所事事。
其实他早有安排。
经过这一年多的训练,陆笑风的球技似乎到了瓶颈。
运球,不管是有对抗还是没对抗,都是那个样,早就练到了人球合一,而且左右手均衡,临场突破的时候,也是视防守而定,不存在习惯性地往哪个方向突破的问题。
投篮,训练中的中投,几乎都是百发百中,没有体力下降和肌肉疲劳的干扰,他的投篮就两个字:准、稳。三分就要差一点,毕竟远了许多,训练中只能做到差不多90%的命中率,这还是贴着6.25米的三分线,如果距离远一点,命中率就会急剧下降。
传球,是进步最快的,除了在准确度上得到飞速成长,那些击地传球、背后传球、行进间单手传球之类的高难度技术,也基本掌握,需要的只是更多的比赛,更多的实战。
他的身高已经达到了一米九三,远远超过了前世的身高。在他记忆中,前一世的身高,就是在初中毕业的时候定型的,高中入学的时候体检,他就是一米七五,往后十多年,多次体检,他的身高都是在一米七五上下波动。
他心里下了一个决定。
“是时候增加体重,加强力量了!”
初中三年,为了不影响身高的生长,他在健身房的力量训练,一直没敢上强度,特别是负重类的训练,所以,在上肢力量、下肢力量和腿部爆发力上面,一直增长缓慢。
像弹跳,从他可以勉强扣篮,到现在的轻松扣篮,两年的时间,并没有像前些年那样进步明显,现在他跳起来之后,也就肘部接近篮筐而已,离他梦想中的俯视篮筐,还有不小的差距。
再说速度,由于坚持“易筋五禽戏”的练习,他的灵活性和柔韧性,远超常人,急起急停的时候反应很快,运球时候的速度,比空手也慢不了多少。
但绝对速度,跟专业的短跑运动员一比,却又差了许多,在学校的田径运动会上,他就试了一下百米跑,刚刚跑进11秒10而已,跟初中生比还行,比那些专业的高中生就差远了。
而力量上,他也就和队里的几个前锋相当,并没有太突出。
现在身高基本上已经定型,那就可以毫无顾忌地上强度了。
在他的记忆里,好多篮球运动员,在年纪小的时候,都不重视力量和体重,一味地追求身高,进了职业比赛,才发觉力量和体重,差了别人一大截,就拔苗助长,在短短的一年甚至半年之内,猛吃猛长,却完全忽略了身体的适应性。
脂肪和肌肉,能够通过吃和练,非常快速地长起来,他还记得刚刚工作的时候,一下子把运动量降低到几乎为零,两个月就长了20斤。而人的骨骼,却没那么容易吸收钙质和营养,根本不可能在短短的时间里,适应身体重量的剧增。
像后世的姚明,在增重之前,几乎能打满82场比赛,一增重,就完蛋,下肢的骨骼根本适应不过来,一会儿这儿折了,一会儿那儿裂了。
还有2007年的B选秀状元奥登,大学的时候,全美都看好的拉塞尔和奥拉朱旺的结合体,据说速度比杜兰特还快,一进B,上了力量和体重,膝盖的软骨一下就出毛病了,好好的一个天才,就成了水货。
还有2014年的选秀探花,恩比德,因为出身非洲,又16岁才开始练篮球,大学之前,瘦得跟排骨似的,进了堪萨斯大学,就开始增重,还没等到选秀呢,右脚就出现应力性骨折。
有这些“前”车之鉴,陆笑风可不敢等到打职业比赛的时候才“一年吃成大胖子”。
以他现在的球技,基本功已经没法再提高了,更进一步,就是强对抗中,各种技术的运用。运球需要适应更强的对抗,投篮也要适应更强的对抗和更远的距离,传球更要在对抗中去追求时机和准确性,还有高速冲击和对抗下的扣篮。
所以,这个夏天,他的计划就是逐渐增加力量训练的强度,开始增加身体的重量,突破速度和爆发力的瓶颈。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