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放舟垂钓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你个惫懒的小子!”钟无涯虽是口中笑骂,心里却又对这个年轻人多了几分赞许,于是又开口提醒道:“听念萧说,你精于卜算谶纬,这些话原本不用我说。只是如今的江湖与庙堂,便是学贯古今的老夫子也说他看不太懂,所以你还是不可松懈大意。”

  杨萧平静道:“老夫子那个人谦和愚,这等时局他大约不是看不懂,只是不愿道破其中玄机罢了。”

  “你能瞧的懂?”钟无涯有些好奇的问道,如果杨萧真的可以从这乱局之中抽丝剥茧从而最终持枢的话,那么钟无涯便不得不再高看他一筹了,毕竟已他的眼光却是也只琢磨出个模糊的轮廓而已。

  “贪狼入紫薇,社稷朝纲动!”

  杨萧平平静静的说出了十个字,却是听的钟无涯不由得微微蹙紧了眉头,沉声问道:“小子,你确定?”

  “是不是很奇怪?如今这四海升平,朝纲稳固,这乱从何来?”杨萧反问道。

  钟无涯也不嗔怪这年轻人卖的关子,沉声问道:“你且说来。”他虽双手染血十万,却从不是个性情凉薄之人,对于所有苦天下之事,还是很上心的。

  “兵法有云,飞鸟不落则必有兵伏于内。如今朝廷虽然看起来并无大过,但人才之凋零令人瞠目。且不说众所周知的将星凋零,便是辅国治世的贤臣,满朝之上又有几人?太平盛世却有黄老之学里的无为而治的说法,可是却不能少了抗纛之人,可朝野上下又有谁能担此重任?如果仅是如此那便罢了,毕竟人才这个东西不稻田里的麦子,可以春种秋收,只要年景不算太差,便能有一个收成,总是需要一些天赋与机遇才能成就那么一个、两个。可你看看这江湖之中是何等人才济济?

  先不说沈缜这金陵城主之子,如今仍是赋闲,司马兄这等俊彦空老于庙堂之外。便是陆夫子这等当时大儒竟不得朝廷亲自招贤,仅是做个咸归乡里的教书匠,岂不令人啼笑皆非?”杨萧侃侃而谈,直说的口沫横飞。

  钟无涯闻言认同的点了点头说道:“正所谓,地薄者大物不产,水浅者大鱼不游,树秃者大禽不栖,林疏者大兽不居。你的话是有些道理,可如此局面可有办法破之?”

  杨萧摇头微笑道:“所谓君不明百官皆非,除非是君王易主,或者说当今君王大彻大悟,否则的话,此局难解啊!您也知道,天下三大难事便有一项就是改变人的思想。”

  “所以你便逆推此事,江湖兴旺便先救江湖?”钟无涯反问道。

  杨萧知道他问的是请老夫子同去东海之事,对于钟无涯能猜透自己的这点心思杨萧并不好奇,以他的才学猜不透反而才是怪事,所以杨萧点头答道:“聊尽匹夫之力,只要不是一次性烂到根里,总是还有的救。兴亡百姓皆苦,我便是狼心狗肺的不救国,这民却总是要救上一救的。”经历过许多事情以后,杨萧真的觉得自己凉薄了许多,其实有的时候他自己也在想,如果此时的自己与当年那个在天津日报大厦的自己异地处之的话,自己还会不会拼了性命去救一个与自己毫无关系的唐芸?那句天命关天才是最大的道理,此刻到底还能不能讲的通透?

  想到这里,杨萧嚯的一抱拳声音有些颤抖的说道:“多谢前辈开解!”从开始对话时,杨萧便有些想不通,为何才学眼光如此卓绝的钟无涯会想不明白这许多自己并不觉得复杂的事情。起初他还以为钟无涯是在考较自己,后来便想或真是自己多了一世的经历,眼光或真有过人之处,而如今他才彻底明白,钟无涯此番用心良苦的与自己说上这许多,其实便是引导这他自己开导自己!这你让杨萧如何能不心生感激?

  于是返回江南的杨萧每天都在泛舟钓鱼,杨柳初抽的穗芽在雨露的滋润下,彰显出自己的勃勃生机,鱼线轻扯,水花翻扬,便有一尾肥硕的鱼儿咬钩了!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