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不法之徒第1/2段
鲁良等下属也是张大着嘴巴,像群缺水的蛤蟆一鼓一鼓的,在他们的印象中,大人平日忙于政务,带兵打仗,武艺高强,行事又干练利落,还喜欢与他们一帮粗汉打成一片,早已忽略他读书人的身份,却没想到还有这样的文采。
不过仔细一想,这又是合情合理,大人本身就是举人,可比秀才厉害多了,其实这样的人才是大伙心中真正的读书人,允文允武,上马能治军,下马能治民,比那些只会念几句诗的酸丁强了不止千万倍。
与围观之人的兴奋和杨霄部属的敬仰相反的,三个士子都面色苍白,呆呆的杵在那里,头脑时一片混乱,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如果说两首诗的水平相差不多,或者那怕对方的水平好上一些,他们也可抵死不认,别人也没办法,诗文这东西又没有统一的评判标准,你凭什么说他的诗比我的好一点呢。
可是,眼下这两首诗差距太大,大到他根本无法生出抵赖之心。
这就好比钻石与石墨,虽然都是碳,可一个璀璨夺目千古流传,一个面目可憎人皆不喜,差距明显得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来。
杨霄微笑看着对面的三个秀才,三人呆呆站在那里,足足过了盏茶功夫,那被唤着匡正的黑巾士子嘴唇嗫嚅了几下,终于长长叹息一声,高昂的头颅微微垂下。
“我们输了!兄台能做出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这样足以传唱千古的佳句,不才几人输得心服口服。”
“兄台虽为武人,却有大才,我等甘拜下风。我等为刚才的妄言道歉,希望兄台原宥则个。”说罢,三人目光歉然地望着他,却丝毫不提悔过书之事,眼下的意思非常明显。
还好,这三人身上还保有一股憨直的书生意气,并不是彻头彻尾的坏人,黑巾士子对天岩堡的怨兑也多半是受那魏家长房二公子的影响。
杨霄倒不是硬要逼几人写下悔过书,对方不过三名小小秀才,就算被他拿住了把柄又能有多大的作用。
他说这些话的目的,不过是要给三人一个印象深刻的教训,让他们以后不敢再轻辱自己和一群属下辛苦创立的基业。
看着三人惶恐无措的样子,他说道:“人云亦云,随意听信他人之言,而不加分析和考证非乃君子处世之道,还会为自己招至无妄之灾。”
“赋诗作词也只是小道,于国于民无有裨益,身为读书人,当以经世济民之学为要,你们将来都会是国之干才,成天悲春伤秋却非修身之道。”
“再送你们一首诗,希望你们引以为界,此后莫要犯同样错误。”
“百炼千锤一根针,一颠一倒布上行。眼晴长在屁股上,勿要只认衣冠不认人。”说罢,丢下一锭银子,领着亲卫们扬长而去,留下呆愣在那的三个秀才与一众吵成一团的酒客。
在门口,从满脸崇拜的伙计手中接过马缰,与众亲卫们牵马向不远处的渡口走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