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太极拳(一)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他们所练习的只不过是太极拳的招式而已,不算武术。太极始于无极,分两仪。由两仪分三才,由三才显四象,演变八卦。依据“易经”阴阳之理、中医经络学、道家导引、吐纳综合地创造一套有阴阳性质、符合人体结构、大自然运转规律的一种拳术,古人称为“太极”。太极拳数百年来代代有传人,绵延不绝,名手辈出,尤其杨氏,在藏龙卧虎的北京,更是赢得“杨无敌”的美誉,而为天下所知,为太极拳的发展、传播、造福人类,居功至伟。太极之理,由无极至太极,由无相而生有相,由静而生动,每个招式都分阴阳(即虚、实、柔、刚、静、动等),由外带内,周身顺遂浑圆,由内达外,阴阳变易莫测。太极拳是中华民族辩证的理论思维与武术、艺术、引导术的完美结合,是高层次的人体文化。其拳理来源于《易经》、《黄帝内经》、《黄庭经》、《纪效新书》等中国传统哲学、医术、武术等经典著作,并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又吸收了道、儒等文化的合理内容,故太极拳被称为“国粹” 。

  太极拳的运动特点:中正安舒、轻灵圆活、松柔慢匀、开合有序、刚柔相济,动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这种运动即自然又高雅,可亲身体会到音乐的韵律,哲学的内涵,美的造型,诗的意境。在高级的享受中,使疾病消失,使身心健康。现在很多科研部门对太极拳正在进行研究。通过从医学、生理、生化、解剖、心理、力学等多学科的研究证明,太极拳对防治老年摔跤、高血压、心脏病、肺病、肝炎、关节病、胃肠病,神经衰弱等慢性病有很好的疗效。

  当然,太极拳也是一种技击术。其特点:“以柔克刚,以静待动,以圆化直,以小胜大,以弱胜强”。太极拳在技击上别具一格,特点鲜明。它要求以静制动,以柔克刚,避实就虚,借力发力,主张一切从客观出发,随人则活,由己则滞。为此,太极拳特别讲究“听劲”,即要准确地感觉判断对方来势,以作出反应。当对方未发动前,自己不要冒进,可先以招法诱发对方,试其虚实,术语称为“引手”。一旦对方发动,自己要迅速抢在前面,“彼未动,己先动”,“后发先至”,将对手引进,使其失重落空,或者分散转移对方力量,乘虚而入,全力还击。太极拳的这种技击原则,体现在推手训练和套路动作要领中,不仅可以训练人的反应能力、力量和速度等身体素质,而且在攻防格斗训练中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太极拳技击法皆遵循阴阳之理,以“引化合发”为主要技击过程。技击中,由听劲感知对方来力大小及方向,“顺其势而改其路”,将来力引化掉,再借力发力。

  太极拳的八种劲:掤(用于化解或合力发人),捋(用于借力向后引力),挤(对下盘的外掤劲),按(对上盘的外掤劲,或作反关节拿法),采(顺力合住对方来力,或作拿法),挒(以侧掤之劲破坏对方平衡),肘(以肘尖击人),靠(以肩膀前后寸劲击人).你别看太极拳的招式很简单,只因他本来就是一种不重视招式的拳法,但他的呼吸之法,用劲之法,刚柔之间的转换之法都是很深奥的。”老人笑着说道:“太极拳是所有内家豢法中的集大成者,是内家拳的代表。他讲究借力使力,以柔克刚。你要学最好还是学他的好。”

  “还请老人家指点明师。”黄舍诚心的道。

  “明师自然就是我了。”老人大笑道:“我虽然动手不行,但动动嘴皮子,做做样子还是可以的。”

  “如此,则小子黄舍感激不尽,还不知老人家尊姓大名,何以对小子如此之好?”

  “我姓李,曾在这家医院做过十多年的院长,退休后就一直住在这里。我只所以要教你内家拳法,一来是我从你的主治医生那里知道你是个见义勇为的热血青年,人品不错,而且还有一身不俗的武艺,只是路子走的有点不对;二来,我自从三十多年前救了一位道长的性命,当时我都快五十了,但蒙他不弃,教了我这套太极拳,用以养身健体,现在我能活到八十多岁还能如此健康实在是要感谢那位道长。我这些年虽然没有与人动手争斗过,但我一直都想把我所想象的拳理融入到实战中去,可惜世人习武者大多是些墨守成规之人,不怎么懂得变通。连人家老孟都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可今人却仍是喜欢生搬硬套。所以我这心愿一直未曾实现。今天见你使拳不同他人,于是就有了传术之心。只是我对这套太极拳的用劲之法,刚柔之间的转换之法都不大懂,这些也就只能靠你自己慢慢摸索,看怎样才能与你之前所学的军拳融合。”

  “李爷爷这传艺之功,纵使我说尽一切感激之言也不足以表达我的心意了。我只能说:谢谢您!”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