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谈兵立名第3/3段
曹彰这话一说,在场的所有人都傻眼了,一个十岁的孩子居然已经知道为将要知天文晓地理,还要因地制宜了;就在所有人都傻眼的时候,郭嘉抢着问了一句:“那么为帅者,该怎样统兵打仗呢?”
曹彰想了想,回答道:“从古至今统兵打仗者,多如牛毛,但是青史留名者沧海一粟;为何?多为统兵者死读兵书,事事以兵书为准,久之自成习惯,其行军必有特点,或缓、或急、或奇、或正等等,但只要行军统兵有定性,就有破绽,故而不论兵势强弱,只要有机可循,破之容易,纵观史上统兵如神者――孙武、孙膑、吴起、白起、李牧、韩信等,其用兵如羚羊挂角,皆无迹可寻;故而为帅者用兵,当知己知彼,因敌变化而取胜者,真正做到兵无常势!”
这话说到郭嘉心坎去了,郭嘉每每行计都是以对方将领的心性或行军特点为设计的基础,正真的高手用兵,的确是不着痕迹,奇正结合,郭嘉听得不由暗自点头;
这时候,曹操已经回过神来了,他本身就是一个出色的统帅,怎能不知自己这个儿子说的是好是坏?双眼放光的看着自己的儿子,想了想问道:“那么,彰儿,你观为父麾下众多将领,几人可为帅呢?”
“孙子云――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为帅者当警醒自身,戒骄戒躁,众位叔伯请恕曹彰无礼,帐中能为帅者不过三四人而已,妙才叔善急疾,常出敌之不意,可为帅;子孝叔,善将兵,严于法,可为帅;公明将军,治军有方,善于应变,可为帅;于禁将军,善御兵,号毅重;虽偏于正而失之奇,但亦能为帅!”
“哦?你元让叔、子廉叔骁勇善战,乐进、李典文武兼备,为何不能为帅呢?”
“元让叔、子廉叔将兵以猛著称,但同样因为猛进,容易中敌军埋伏,乐进李典二位将军行事太正,都只能为将不能为帅,儿妄言了,还请父亲责罚!”
“哈哈哈哈……若是以你为帅与他们对阵,你可能胜之?”老爹曹操没有正面回答曹彰的话,反倒笑嘻嘻的又问了一句。
“战场之上,时局变化如棋,儿不敢妄言胜之,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胜兵事,必先练兵、御兵、将兵而后知兵,方能统兵上阵,儿尚未行兵事,如何敢言能与各位叔父各位将军对阵?”
“好、好!”曹操听了非常开心,儿子对行军打仗有想法,而且并不骄傲,实在难的。
就在曹操不断点头称是的时候,曹丕看的有些妒忌了,说道:“如此一说,二弟也是纸上谈兵咯?”
“是,兄长,战场之上,运兵之法,存乎一心,不到战场而言兵却是纸上谈兵了!不过弟在此所说,只不过是希望思泉兄长莫要自以为知兵事,而妄自尊大;需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考证过但是不知道出自哪里?)的话一出,全场都惊呆了,曹彰小小年纪居然能说出如此富有哲理的话,众人惊讶之余,也在不断的琢磨这着这句话。
过了半晌,曹操发话了:“思泉,汝武艺尚可,可是兵事还得入军中好好学习才是,切记不要妄自尊大,勿要辜负我等的期望。”前面曹彰这么一说,曹操也觉得这个夏侯恩有些骄傲了!
“是,思泉知道了”夏侯恩回答之后,转过头来恶狠狠的瞪了曹彰一眼,意思好像是说,今天老子的处女秀就这么被你搞砸了,以后有你好看的了!
可是曹彰觉得,这个夏侯恩比起夏侯德夏侯杰这些个废料,还算是个可造之才,对于原本就不是特别兴旺发达的曹氏宗族子弟来说,将来还是可以大用的,曹彰可不希望夏侯恩就这么自大下去,到了长坂坡被赵大大一招隔屁了,所以曹彰准备再给夏侯恩下点狠药!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