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读 古军事 书笔记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对于这种铠甲的防御力,仍只能间接推断。徐光启在练兵的奏折中,提到过明军应该装备的甲胄重量:40斤(约23.6千克)【补注:《申明初意录呈原疏疏·天启元年五月初九》】。如果以人体表面积1.5平方米(因为扎甲会重叠,所以取这个值差错不会大)计,平均厚度约2,局部加厚可达3。

  防御力要求是:以能抵抗鸟铳为度。(当时的操典,野战中,鸟铳通常不在二十步【32米】内开火)

  钢铁的质量要求是:福建熟铁,十斤锻打成一斤(此处有价格上的疑惑,折成二斤才比较符合笔者所知的明代材料人工费。或者徐光启“抠门”有方,或者当时价格比嘉靖、万历初时低,或者后人辑录有误)

  结合现代出土的中国古代甲叶实物,这种盔甲的钢铁,大致是《骑士与风炉》中的防御力相当于0.75倍现代低碳匀质钢板。3甲叶的防御力,也就是铅弹垂直入射时,抵御1275焦耳的动能。

  相适应的证据是,明代装药三钱、铅弹三钱、铳筒三尺的鸟铳,大致枪口动能是1750——2046焦耳,这是对比欧洲和日本的数据估计的。根据现代滑膛枪资

  料,当圆铅弹在30米处时,动能衰减为70%左右。也就是说,明朝三钱鸟铳在野战中二十步外开火时,最大落点动能不会超过1225——1432.2焦耳。

  综合上面两方面数据,可以较肯定地推断后金“明光重铠”的防御力在正胸部不超过1275焦耳(垂直入射),材质不超过古代3低碳正火钢板。

  如果后金的铠甲防御力更强,就得证明他们的冶炼水平超过了明朝,笔者认为是不可能办到的。

  由此,也可知“大号鸟铳”就是鲁密铳这样装药量达到4钱(14.7克)及以上的鸟铳,重量、长度都参考鲁密铳。这样的鸟铳,枪口动能也许能达到2400焦耳以上(用4钱、5钱甚至更重的铅弹会更好),对付3现代低碳软钢板都比较容易了。

  关于古代钢铁甲叶数据,可以参考《中国古代军事工程技术史(上古至五代)》,此系列宋元明清的下册不如上册详实。

  末尾强调一句,在徐光启文集中,“大号鸟铳”、“斑鸠铳”、“鹰铳”是分的很清楚的,有时还同时出现,所以混淆的可能性很低。

  ;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