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节 铳炮、重逢第2/2段
马佳重重地点头,向这位豪爽的北关大汉抱拳道:“托大哥吉言,佳也祝大哥能杀敌立功,光宗耀祖,告辞!”
“走好,开关!”
一丈余宽的关门徐徐打开,马佳率领黑虎哨雄赳赳地踏出镇北关,齐整的步伐声,在门洞内久久回响。
“这是一只精兵。”康世安对手下士卒说道。
出了镇北关向东,是漫长的山谷通道。谷道两边,山脉连绵,中间空地,不过一里宽,又加大清河从中分割,使得道路更窄,形势险要。
出关五里,马佳他们来到了开原北面最后的一个大马市----棉花街。
通过随军的通译何金的解说,马佳了解到,棉花街的得名,来自日趋频繁的边境贸易。与明朝做生意,首先得利的是各部大买卖人,包括一些部族头人(如“都督”)。他们手中握有敕书(交易证),有资格出面与马市官接洽,办理入关手续。验关后,他们就带领手下人和其他入伙的商人,进关(镇北关)入市。他们在马市堡或开原城南门外市场出卖自己的商品,同时,购进大量锹镐犁铧等生产工具和铁锅、棉花、布匹等生活用品。在返回的路上,又集中到关外的棉花街。对各类商品,能销售的销售,不能销售的装车运走。在“棉花”街这块地方,上市的既有当地赶集的民众,又有远道而来的个体客商。他们与关城的马市官不相识,又没形成团体,得不到关市的接待,只好到这转口贸易的地方,买些便宜货。特别是从开原市场购来的棉花、布匹,在这里销售量最大,所以这地方逐渐被称为棉花街了。
棉花街的街面很简单,就是两排土坯房和两个客栈,然后就是南北延伸临时摊点,路旁种植着柞树、榆树作为摊贩的遮荫棚,交易马匹的马场则在左面靠近大清河的柳林边。
为了不惹是非,马佳命令全哨,单队双行,快速通过棉花街,斥候队则提高戒备,随时防备突发状况。
向北急进,余光瞥见,路边都是塞外风情:木杆撑起的简陋摊棚下,敞开皮袄的蒙古或女真汉子,敲打着刀鞘木棍,叫卖着皮毛山货;摊棚后面,是一顶顶白色的蒙古包,偶见粗壮的妇人坐在外边,掏出胸脯,给婴儿喂奶。
“其实,一般的塞外民众,生活也是艰辛的,人也质朴。”马佳这样想着。
忽然,左边一声清脆的女声传来:“马小哥,汉家小哥!”
马佳一呆----好像是乌云珠。他忙吩咐身边的包二:“你看着队伍,我去去就回。”
“好咧。女真妞呀,嘿嘿。”包二嘿笑着答应。
马佳没时间解释,在亲兵高柱子的陪同下,来到乌云珠的摊前。只见齐集老伯也在,他忙行礼道:“齐集老伯,多日不见,您身子骨可还硬朗?马佳在此,有礼了。”
齐集宽阔的大脸上笑容灿烂:“马小哥,喔,该称呼你马百总,想不到啊,咱们这么快又见面了,而且还是在靠近我们叶赫的地方,这真是菩萨赐的缘分啊。”
马佳笑言:“我也是没料到啊。呃,齐集老伯也信佛?”
一旁的乌云珠见马佳不与她说话,早耐不住性子,抢着答道:“拜拜菩萨谁不行啊,难道就兴你们汉人信佛?我们喇嘛、萨满都信的,以前,还招待过南边来的道士呢。”
马佳乐了:“行,行,咱们的乌云珠小妹妹,叶赫的蔷薇花都说行,还有什么不行的?”
齐集转头对着乌云珠佯愠道:“小丫头,没规矩,没见我和你马哥哥谈正事吗?”
乌云珠撅起嘴巴,怏怏道:“马哥哥都没怪我,爷爷你反倒说我,偏心,不玩了。”
三人对视一会,都大笑起来。夕阳下,马佳突然觉得,乌云珠脸上的两朵红云,是那么的娇艳。
(1)鸟铳可参考拙作《鸟铳考》。明朝鸟铳与欧洲火绳枪威力的比较,要弄清装药量和气密性,网上的妄人轻率地以口径论强弱,无一可取。笔者查得拿破仑时,法军一弹为150格令(近10克)黑火yao,明朝戚继光要求三钱(11克余),配方非常接近,也是颗粒状,则提供的能量相差不会明显,更不要说噜嘧铳是四钱药。明朝鸟铳的弱点,一是弹头轻,则远距离能量损耗大,但按戚继光的说法来看,它初速高、气密好,五十丈内的精度要高于重弹。二是铳筒过热乃至炸膛,这可以精工制造和湿毛巾来解决。鸟铳的穿甲能力,参考日本六匁15.8口径铁炮(6克火yao,五十米穿2毫米匀质铁板),由于鸟铳药倍口径小,估计可以穿接近4毫米,噜嘧铳更强。要注意的是,以上数据是用铁板测试而得,不是钢板。;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