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九 平蛮指掌图 十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备用网址

  介绍到这,马佳停下来评论道:“讲到这,我和熊经略都认为奴酋出了一个大错,或者说是放弃了一个极好的机会。”

  茅元仪若有所思地仰面道:“何种机会?迁都?”

  “对!”马佳一拍大腿,竖起拇指赞道:“有谋略,这就是谋国大略,战略上的大势!”

  “奴酋起家于赫图阿拉,可谓山河天险,易守难攻。但是,建州本是山区,虽然溪流众多,水源充足,山间的谷地肥沃,却终究格局狭小,支撑不了太多的人口。正是凡事有其利,必有其弊。奴酋在李成梁卵翼下生长时,把赫图阿拉作为都城是合理的,也是天然的。然而,当他灭了哈达、辉发后,就应该着手迁移部众到那里,继承两家的土地、城寨等财富,扩大自身的发展空间。这是显而易见的!哈达、辉发为什么富强?除了他们靠近南关,可以方便地进入马市外,就是因为盆地里肥田广大、山林的物产富饶。”

  “我们也能理解,努尔哈赤创业艰难,好不容易挣下这么大的家业,当然要小心翼翼。不过,在他收伏乌拉纳喇后,却依然呆在赫图阿拉,就显得过于谨慎了。那一年,是万历四十一年,离奴酋攻抚顺还有五年,离萨尔浒大战还有六年,努尔哈赤完全可以迁都乌拉城,以哈达、辉发前的南关为左屏障(1),以叶赫的北关为右屏障,建立起大国格局,就像唐朝时粟末靺鞨的大祚荣一样,建立渤海国!”

  茅元仪折下一段柳树枝,画地为图,沉吟道:“这么一来,建夷的地盘,南北至少两千里,东西一千余里,确实可观。不过,这样的话,北关叶赫部就是我们进攻他的基地,对他有相当的威胁。不过,我军的补充给养的运输线就太长了,不利于大军出征。从方面上看,原来建夷是被我大明、叶赫和朝鲜三面夹击,迁都之后,只有一面半,有利有弊。总体说来,只要建夷能把乌拉平原开垦经营好,还是利大于弊的。”

  “关键就在这里!”马佳大声道:“奴酋既然已经用朝贡和贿赂的手段迷惑住了我朝,却不大胆地跨进松花江平原,选择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何?是乌拉所在的松花江平原不富饶吗?肯定不是,松花江流域是扈伦四国的发祥地,乌拉国也曾经有兵丁三万,平原广阔,农牧皆宜。所缺少的,只是哈达、建州的毛皮人参,还有叶赫的马匹。但是,这些对灭了诸部的奴酋来说都已不成问题。”

  “是时间不够搬迁所需吗?也不是。前面说过,灭乌拉,离着和奴酋和我大明翻脸还有五六年的时间,盖房子加成耕熟地都够了。”

  马佳说到这,越发的慷慨豪迈:“所以说,奴酋是小日子过惯了,小算盘打精了,没有大算盘、大智慧。若是我,灭了辉发和哈达后,就迁都辉发城,在辉发河上游,俯瞰乌拉、虎视叶赫!同时,塞住三岔儿堡、静安堡等处关隘,增设加大沿途的山寨,防备明军。此后,灭乌拉、降东海女真、收鱼了我朝,却不大胆地跨进松花江平原,选择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何?是乌拉所在的松花江平原不富饶吗?肯定不是,松花江流域是扈伦四国的发祥地,乌拉国也曾经有兵丁三万,平原广阔,农牧皆宜。所缺少的,只是哈达、建州的毛皮人参,还有叶赫的马匹。但是,这些对灭了诸部的奴酋来说都已不成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