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二章 家常菜的取巧烹饪方式第1/2段
备用网址
不光是料上的不同,有的人做酱油水的鱼是腌过后直接下到已经调制好的酱汁里中小火慢慢的收汁,等到汁收到差不多只剩了几汤匙了,鱼也熟了,味也入了,正好起锅,这个要的是耐心,不时的翻动着鱼,以免巴锅了,还要随时注意调整火侯,如果鱼身厚一些的,则火小些,烧的时间长些,如果鱼身较薄,则火大些,早些起锅。
江力是个懒人,他采用的是最懒最省事的办法:鱼先淋酒,然后内外抹盐腌上个十分钟左右,再用酒把鱼身上的盐冲掉。锅烧七分热,入油,再将鱼放进去煎,煎到两面焦黄,鱼肉也就差不多半熟了,煎鱼要的是锅热油热,这样煎出的鱼好看,鱼皮不会巴锅。
七分热的锅入了油,稍等上两三秒钟就是六分热的油锅,判断几分热很简单,就是将手探到锅上,如果离油面二十公分感觉到热,那就是八分热,适合快炒,手每降低两三公分感觉到热就减一成热度。如果感觉还没有把握,那么就用眼看,当看到油有明显的对流的时候,那就是八成热了,刚起对流的时候,差不多就是七成热(其实根据油的品种不同,这些判断也是不大准确的,真正想要掌握,那还得多动手,不用怕失败,失败乃成功之母么)。
鱼入油锅后,当煎到用锅铲的背面轻轻的推鱼能推得动了,那时候才可以翻面,如果碰到微小的阻力的时候。千万不能翻动,这时候鱼皮还没煎到焦黄,是最为脆弱的阶段,稍微一碰,鱼皮就巴锅,就不好看了。
鱼煎得后,江力将鱼扒到锅边,就用锅中的油,加斜切成段的青蒜白,姜片煸香后。将鱼拨下来,迅速的淋酒,加酱油(生抽)到足够咸度(不加盐),小半碗水,洒点胡椒粉,等到汤汁沸腾后,再将鱼翻个面,盖上锅盖,改为小火慢慢的煨。这中间,只需要再翻动一次就可以。就省去了要眼睛一直盯着锅看的麻烦。
(在这时候,可以放豆豉,可以放腌制的萝卜干,可以放橄榄菜,等等腌制的耐煮的小咸菜,只要不是味道怪的都行,并没有什么局限。)
大约五六分钟后,一听到锅里传来的微微的滋啦滋啦声,就是汤汁收得差不多了。这时候,在剩下的汤汁里洒几个切好的红辣椒,淋一汤匙的酒,再盖上锅盖焖上十几秒,鱼就可以先起锅,然后将切成细丝的蒜叶放于鱼身上,将汤汁连带里面的调料全淋在鱼身上。一碗皮鱼皮酥香,入味十足的酱油水就做得了,做姜油水,并不限制鱼类。基本上,只要是鱼,都可以酱油水,只不过有些鱼,用清蒸的时候味道更好,再拿来酱油水就是舍本逐末了。
江力将鱼做得,罕连莲就已经抽动鼻子,叫了起来:“你这煮法简单,却是这么香,我从来没吃过呢。”这时候她正在将那块疑似牛肉的肉切成差不多两毫米厚的片,正在用盐和酒抓着,见鱼出锅了,就连忙放下,跑过来,贪婪的闻着鱼香。
“这种做法,只能是纯手工,时间和火侯,需要根据鱼的大小不同自己来掌握,可不是你们那种自动烹饪的设备可以做到的。”同一锅酱油水,有可能用到的鱼有大有小,比如鹭岛比较出名的杂鱼酱油水,多的一盘里面能有七八种鱼,少的也至少有三四种,这些鱼的肉质不一,厚薄不一,含水量也不一,就绝对不是自动烹饪设备所可以先起锅,然后将切成细丝的蒜叶放于鱼身上,将汤汁连带里面的调料全淋在鱼身上。一碗皮鱼皮酥香,入味十足的酱油水就做得了,做姜油水,并不限制鱼类。基本上,只要是鱼,都可以酱油水,只不过有些鱼,用清蒸的时候味道更好,再拿来酱油水就是舍本逐末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