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招募会现场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三人走向林海,翁同龢小声对盛宣怀说:“切记,皇上名叫尹呈,字天赐。”盛宣怀点了点头,知道这是皇帝用了化名。

  林海也看到了光绪等人。尹呈和他的老管家出现在天津并没有什么可奇怪的,毕竟此时的天津人才济济。但他们与盛宣怀走在一起,并且盛宣怀竟然和老管家一样,很低调的跟随在尹呈的身后,则令林海深感意外。盛大人那可是朝廷大员啊,跟在李鸿章的身后还好说,跟在一个比自己还年轻的人身后?这个尹呈来历很大?

  林海来不及多想,光绪已经在远处抱拳,朗声说道:“徐兄,有缘啊,想不到湖广一别,短短几个月又在津门相遇。”

  对尹呈这个青年,林海还是很有好感的。当即迎面走了过去,大笑道:“哈哈,想不到竟能在这里遇到尹兄。尹兄,上次在湖广,一场酒还没有喝尽兴,今天少不了再与你喝上几杯。”

  光绪笑道:“正该如此。”

  几人走近,林海看了看盛宣怀,问道:“盛大人认识尹兄?”

  盛宣怀不知道光绪是怎么编造身份的,不知如何回答。光绪笑道:“我与直隶李中堂有一点薄交。这次来观摩水师演习,向李中堂借了盛大人来作几天导游。”又指着招募会场说:“听盛大人说,这个《中华日报》是徐兄所办,徐兄到天津来,是为办报还是观阅水师会演?”

  林海说:“海军演习是国家大事,我是关心此事而来的天津,顺便办了一份报纸。”

  光绪笑道:“徐兄顺便所为,就为国家作了大贡献,还望徐兄以后能够经常顺便做点什么事啊。”

  盛宣怀提醒光绪:“徐先生还准备在天津办学。”

  光绪点头说:“当年曾文正公就曾提出废止八股,兴办新式学堂,近年来国家内忧外患,这件事也就拖了下来,但国家科举变革是势在必行的。届时徐先生的学堂教育出的学子可参加新式科举,相信必能为国家输送人才。”

  林海和光绪正聊天时,招聘处出现了骚动,原来那扮男装的女子前面已经无人,她向梁启超要了一张表格,正填写个人资料时,排在她身后的一人却对梁启超说:“这个人是女扮男装,不能参加招募。”女人的身份别揭穿后,在场的人纷纷对她进行谴责,认为女人参加募工会是异想天开,不守妇道,有的说话还很难听。

  那女人的性格很是火辣,当即把小帽取下,一头青丝顿时散开。她瞪着双眼说:“女子怎么了?女人为何就不能做工?今日世界最强国乃是英格兰,英格兰的妇女都是可以参加工作的。办报纸是办洋务,既然是办洋务,就该当向英格兰学习。再说我中华自古就有‘唯才是举’之说,可没有‘唯性别是举’的说法。我自由熟读诗书,学问不比男人差,为何才学不如我的人可以做记者,我却不能?”

  她的声音挺大,林海和光绪等人听见了,便走了过去。

  一个穿着长袍,拿着折扇,年约三十出头,书生样打扮的瘦弱青年不屑的说:“你一个女子,能有什么学问?我来问你,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可知道是什么意思么?”

  其他人都纷纷笑了起来,大概认为女子答不上来。

  在这个时代,虽然公文、书信多数还是使用的文言文,但老百姓平时交流都是用白话,能够接触古文的人其实并不多。这句古文难度不小,学问差一点的就很难准确译出。

  这时林海等人已经走到了事发地点。林海听了书生的话,感到一阵眩晕,这句古文对他难度有点大。

  女子轻哼了一声,张口就说:“孔子说,‘将知识默记在心,学习时,不感到满足;教人时,不感到疲倦,这些我做到了哪些呢?’”

  光绪微笑点头:“翻译得非常正确。”

  嘲笑女子的声音顿时消失,谁也没想到这个女子竟然真能翻译。

  过了一会儿,一个二十五六岁,体型微胖的青年说道:“我再来问你,‘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这句话怎么解读?”

  女子微微一笑,说道:“君子应该安于他平素所处的地位,做他所当做的事,而并不企求本分以外的事情。”

  微胖的青年有些得意,说道:“既然如此,你一个女子正该在家相夫教子,这才是你应该所处的地位,你却来应募,岂非与君子之道相悖?”

  顿时又引来一阵轰笑声。

  女子冷冷的说:“我又不是君子,我只是一个女子,何必要遵循你们的君子之道?”

  众人愕然,还能这样狡辩的?

  女子又说:“你们已经考了我两个问题了,也该我来考考你们了,我来问你们,你们有谁知道h2o是何物?”

  ;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