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6、全面介入欧洲第2/3段
林海侧头看了看,这是英国的《泰晤士报》,他笑着说:“这是英国的报纸,如果把它炸平了小我国立刻就得和英国人开战,想安稳的展就没有机会了。”
慕容燕委屈地说:“那我忍了。”不过她握了握粉拳:“早晚让他们知道我的海燕号的厉害。”
慕容燕的愿望在三个月后实现了。
由于英法两国与德国在西线的战斗非常惨烈。每天都以上千的数量增加着伤亡的度,弹药的消耗也非常巨大。双方为战争而进行了多年的筹备也开始倾向于磐竭。为了保证续战能力。英法德三国都加大了生产力度,很多民工厂都转变成了军工厂。此外。三国都在寻求购买军火。表面上。英国和法国主要向美国购买,而德国主要向中国购买。实际上中美两国均是同时向三国出售。这个道理很简单,中国卖武器弹药给英国,固然是增加了英国的战斗力。中国和英国交战国,这样的举动似乎难以理解。是如果不卖,难道英国就卖不到了吗?不是的。他们会向美国购买。这不是卖凹,是卖最常规的武器,赚钱才是硬道理。
战争的开销是一笔巨大的开支,三个交战国家都感到无法承受这样的压力。于是战争变得更加激烈。他们都想迅在西线分出胜负。是结果却是令人失望的,经过了几次“绞肉机”般的大决战,西线的局势仍然是老样子均衡。
因为中国海军按照林海的指示在地中海有目的的活动,他们一张一弛的威逼和松弛令交战双方好不容易获得的优势瞬间就能化为乌有。
德国人感到这不是一个办法,他们必须打破这种均势,经过筹划,最后定下了开启北线战场的计划。
北线战场。就是对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动进攻,这是林海为德国人策戈的一叮。战略。考虑到德国和法国必然会有一场决战。所以在战争初期。德国还是优先将兵力投入到西线,而在北线只是摆了摆虚架子,如果能够一举在西线获胜,那么北线的战斗能永远不会成为焦点。
大量的德军从东线和西线抽离出来。通过运兵船进入波罗的海。德国战舰也通过这条运河抵达挪威海岸,在战舰的掩护下,德国人顺利完成了登陆,挪威的战斗力根本不值一提,只用了七天,这个国家的南部海岸就已经全部沦陷。
对于德国人的行动,各国的反应不一样。法国心中暗自高兴,心想:打吧,死道友莫死贫道,打挪威瑞典比打法国好啊。法国没有与德国争霸世界的雄心,它参战的目的其实还挺神圣的,就仅仅是保卫国土,因为德国摆明了要灭他们。英国的反应则是恐慌!英国人虽然一直自诩为世界老大,其实却有自知之明,知道从整体的军事实力上看。他们最多和德国在伯仲之间,他们能够压制德国一头,完全是因为德国的地势不好,海线被英国封锁得死死的,而现在德国攻击斯堪的纳维亚。这真是要了英国的老命了小他们立刻和法国商议,一起向斯堪的纳维亚派兵,法国一副苦瓜脸:“和德国拼了一年多,法国人的血已经流干了。爱莫能助。”
英国只好自己来,他们水陆并进,一边向挪威派兵。一边将军舰开入日德兰海峡,要求德国的军舰从波罗的海撤军。
而海陆两路中,显然又是海上的战斗更加了人注目,甚至以说,日德兰海战很能会对欧洲战场的胜负起到决定作用。
欧洲态势的改变令中国的战略也不得不为之改变。
北京,总参谋部大会议厅。中**政高级官员四十余人召开了一介,重要会议。对欧洲的策略进行重新部署。
投影墙上。幻灯片播放着一幅一幅的图片,有大有都是欧州占据的军事地图,陆军中校黄兴和海军中将邓世昌分别对海陆的战况进行讲解和分析。康有为、翁同斜等人听得满头雾水。不过还是十分认真地在笔记本上记录着。
林海在大会上指出。由于中国在中东和非洲已经站稳了脚跟,国内生产水平展迅,将国策从展改为扩张是具有坚实基础的。最后,会议通过了总参谋部“攻占设得兰岛为海军基地,全面介入欧洲战场”的提案。
设得兰岛。个于英伦三岛以北的一座岛屿,日德兰海出入口。居民稀少,基本上都是苏格兰渣民。对于英国人来说,这座岛屿并不重要,因为他们遏止德国出入大西洋完全以利用大不列颠岛,所以设得兰岛上并没有进行军事武装。然而对一个欲以英国为敌的国家来说,这座岛屿却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这座岛的位置决定了。它就像北方四岛之于日本。一旦中国攻下了这座岛屿并且守住它,英国人就有大麻烦,因为英国会面临着本土受到攻击的难境。
在马汉的《海权论》里,为什么英国会成为他心中的理想海权口儿2因为没有任何国家以对泣个岛国的本十讲行直这一个观念几在西线获胜,那么北线的战斗能永远不会成为焦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