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何为分子料理?第3/4段
秦绛衣喝了小二两了,但思维却很清晰。
她连续为在座的老板们举了好些例子,比如蔗糖晶体高温加热,使分子结构发生改变,形成无数线状玻璃状的糖丝,缠绕在炸过的地瓜上,焦糖味十足,其实就是拔丝地瓜。
而国外有家老分子餐厅,叫阿丽娜餐厅,他家的知名菜Forber,跟这道拔丝地瓜,就有异曲同工之妙。
再比如分子料理中常用的泡沫技术,是液体加卵磷脂搅打产生泡沫,让液体食物有轻盈蓬松的口感,和淡淡若有若无的味道。
但制作泡沫也可以直接纯手打,比如东北的雪衣豆沙,鸡蛋清在搅打时灌入空气,打出雪白又软绵的鸡蛋泡沫,然后把红豆沙裹进去下锅油炸,同样的酥软蓬松。
还有速冻法,分子料理中大多采用液氮速冻技术,使液体变成固体,改变食材的质地,增强口感的同时锁住食物香味。
比如冰冻凯匹林纳鸡尾酒,经过液氮的快速冷冻,变成了泥状的质感却不失酒香。
这就相当于刚从乌苏里江里抓出来的鱼,放在冰面上一会儿就会冻成冰鱼,吃的时候也不用等解冻,硬邦邦的一条带回家,趁冻剥去鱼皮,用工具刨成鱼片,蘸上辣椒油、韭菜花和米醋等,凉嗖嗖、火辣辣、酸溜溜,是赫哲族的传统食物。
西班牙Mugaritz有一道著名的烂苹果,是不发霉奶酪,创意新奇且风格原始粗犷。
仔细一研究,就是特么的东北大酱块。
“我觉得,国外传来的分子料理,是人们在物质已经非常满足的情况下,给自己寻找味蕾更大的刺激,才由此而存在的,但在国内,人们能在恶劣天气下,把变质的食物、发酵的食物、冻坏的食物吃出的新乐子,环境艰苦,但不能让胃也艰苦,这才是美食存在的意义。”
“换句话说,我们家做的分子料理,从一开始,针对的客人群体,就不一样。”
几段话,让全场寂静。
就连楚浩也忍不住鼓掌,大大方方的叫了声好。
朱恒邱军,还有李仪,姚善京等人,也是一一点头赞同。
秦绛衣说的这些,确实是高度有了,深度有了,还同时体现了她对美食的理解和知识量。
就很离谱。
在获得[上帝的晚餐]后,楚浩也早就发现分子料理的内核,其实夏国人早就有了类似或者一模一样的美食。
所以他并不觉得分子料理能成为此间乐的主打。
严格来说,[上帝的晚餐]名字听起来很牛批,但实际上在楚浩心里的重量还不如一号套餐和药膳,他是比较尊崇老祖宗的智慧的,比国外的一些东西,的确更有历史,也更先进和简便。
一直有人在说,夏国的厨师有点故步自封。
这完全属于是月经贴。
正常而言,现在一些老厨子,就连钟老,都在不断的学习和进步当中,从来没有说是已经了不起了,再也不做菜了,人家一样很谦虚,但钟老告诉过他:
国外的东西,可以学,但很多东西没必要学,因为国内就有,有些厨子自己家的手艺没学全,也不了解,就硬说成是国外传进来的,其实一点都没有科学道理。
自己慢慢悟。
其实都能悟出来。
“还是秦总厉害啊,说的头头是道。”
“对,秦总不愧是食为天的大千金,见识就是比我们强哈,佩服佩服!”
“来来来,我们敬秦总一杯!”
这些话秦绛衣其实私底下也跟楚浩聊过。
他们俩会经常交流心得。
楚浩也会把自己新领悟到的告诉秦绛衣,就能得到她的理解,换句话说,她能get到那个点。
工具刨成鱼片,蘸上辣椒油、韭菜花和米醋等,凉嗖嗖、火辣辣、酸溜溜,是赫哲族的传统食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