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大理寺狱(五)第3/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岳霖弯着腰,急速向重刑监区跑去,半人高的杂草和簌簌的响声很好地掩盖了他的行踪。

  快接近监区那厚重的大门,猛然间,打里面传来悲惨的哀嚎声,一声一声,断断续续,撕心裂肺,哀嚎声合着杂草的簌簌声,交响乐一般,恍如地狱般的绝望、悲惨。他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头皮止不住发麻。

  蹑步近前细观,这牢门是用一根根碗口粗的立柱拼接而成,四角包有铁皮,甚是牢固。立柱中间留有通风的间隙,间隙不大,绝对容不下一个成年人通过的,岳霖瘦小的身材也只能勉强挤过,回头瞅了瞅,暗自庆幸。

  偷过重监区后,前面还是一个跨院,院子大了许多,足有前面的二倍,院子里有数棵高大的柳树,无数枯萎的柳条无力的低垂着,院子中间有一个破旧的亭子,大概就是风波亭吧,亭子双层四个角颤颤巍巍指向夜空,满院斑驳的杂草散发出无尽的苍凉。

  尽头一堵高大的墙巍然耸立,宛如城墙般的庄严高大,厚重的木门是用整块木料打造而成,木门上钉着密密麻的铁钉,严严实实,毫无偷过的可能。

  沿着高墙,他徐徐地走着,寻找能进去的破绽。

  唉,穿越过来前的那一套登山工具怎么没一起穿越,要是那样一切都解决了。

  咦,前面的墙壁上透出一丝亮光,虽然只有萤火虫般的亮度,但也很显眼。他发现了一角门,关的不算很严实,暴露出的缝隙对他来说已经足够了!

  岳霖跑到一颗柳树下,运起内力,折断一根还算坚硬树枝,取其中一小段,走到角门前,将柳条捅进去,顺手就将门栓挑开。

  进得屋里,昏暗的灯光不停地跳着,一个五十多岁的狱卒趴在桌子上打盹,他一把咔着老卒喉咙,低声道:“不要出声,呆会有话问你,我要找岳元帅!”

  老卒惊得瞪大了双眼,脸涨得通红,点头表示顺从。

  松手后,老卒连声咳嗽:“小哥,这么大劲,你差点掐死我!”又道:“我叫隗顺,也是这里的狱卒,小哥你是谁?怎么进来的?”

  运气太好了吧,岳霖知道隗顺可是岳家的恩人,岳飞被害后,就是隗顺背出遗体偷埋,传其儿子看护。

  史书记载:南宋高宗绍兴年间,也就是民族英雄岳飞以莫须有的罪名遇害的那一年,隗顺正好在监狱当狱座,也就是狱卒,他为人忠义,对岳飞一向仰慕,岳飞被害前,在狱中写下绝笔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在岳飞无辜被害后,他又冒着生命危险将遗体连夜背出城外,偷埋在九曲丛祠旁。

  为了日后辩识,隗顺又把岳飞身上佩带过的玉环系在其遗体腰下,还在坟前栽了两棵桔树。隗顺死前,又将此事告诉其儿,并说:“岳帅精忠报国,今后必有给他昭雪冤案的一天!”

  20年后,即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宋孝宗赵昚即位,准备北伐,为顺应民意,特降旨为岳飞澄冤昭雪,谥武穆,并以500贯白银的高价征寻岳飞的遗体。

  隗顺的儿子把其父藏尸的真相告知官府,岳飞的遗骨才得以迁葬杭州西子湖畔栖霞岭,即杭州西湖畔“宋岳鄂王墓”,并立庙祀于湖北武昌,额名忠烈,修宋史列志传记,让后世之人络绎不绝地于墓前凭吊。

  要不是隗顺,我们今天凭吊的恐怕就不是民族英雄的真正遗体了。

  想到这里,岳霖心放了下来,略带歉意:“老伯,刚刚多有得罪,我是岳霖,岳元帅的三子,今天过来冒险寻父,请您帮助我!”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