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任命都尉府属官第2/2段
刘俨离开钟武之前,郑重的嘱托了对方一声。
“明公放心,卑职定当照办。”钟武县令点头哈腰的连连表示,定会不辱使命。
离开钟武之后,刘俨一行,马不停蹄的巡查了各县,这一来一回足足耗去两个月。
九月中旬,正是秋收时节,今年夏口风调雨顺,加上百姓响应刘俨的科学种田之法,亩产达到六石六斗,再创历史新高。
这日刘俨巡查各县,刚回到夏口,丁封这小子,便迎了上来。
“主公,咱们招贤馆,近来来了不少士子,个个眼高手低的,却整日要求这,要求那的,实在可恨啊!”
夏口招贤馆的事情,主要是都尉府的主薄隗禧负责考核。
原本也跟丁无常丁封没有关系,但近来一些前来游历的荆襄士子,仗着身份,却在夏口横行霸道,公然做着一些违法的勾当。
这让负责夏口治安的丁封,大为不满,若不是刘俨有令,不可得罪游历夏口的士子,丁奉早已经下狠手,非得让这些人尝尝凌迟的滋味。
“怎么,你小子没把人家当犯人奸细,严刑拷打吧?”刘俨闻言笑问了一句。
“隗主薄坐堂,我哪敢啊。”丁封讪讪一笑,虽然隗禧是一个文人,但这两个月,他坐镇都尉府,却展现出铁面无私的一面,倒也让夏口上下都对他交口称赞。
“那就好。”刘俨点点头,接着问了一句:“难道就没有一两个特别的人?”
“好像没有吧。”丁封想了想,道:“不过义学那边,倒是来了大批求学的士子,据说是子叔先生的一位老友来访引起的。”
“哦,子叔先生的老友,必然是大儒,自当拜会。”刘俨一听这事,立刻就来了兴趣。
夏口书院,设立夏口城南,原来是一座老宅子,现在开辟成书院,可容纳一百五十名学生。
邯郸淳虽然是颍川名士,但这些生活的寒酸的他,名声实际已经没落。
他出任夏口书院山长,兼任都尉府从事的消息,原本并没有引起什么轰动。
但上个月与刘表同属江夏八骏之一的岑晊,突然来到夏口书院拜访邯郸淳。
这消息一出,立刻在江夏士族子弟圈子里引出轰动。
岑晊出身南阳望族,其父曾担任过南阳太守,灵帝在位期间,曾担任过南阳郡长史郡丞,故时人称其为太守。
汉末黄巾起义之后,南阳大乱,岑晊举家迁移江夏避祸,刘表入荆州之时,曾征辟他出仕,被他婉拒。
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期间,对他也是礼遇有嘉,曾先后数次礼聘他出仕,也都被他拒绝。
岑晊在洛阳求学之时,与邯郸淳在洛阳有过一段交情。
当年的岑晊不过二十出头,邯郸淳也只有三十多岁,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两位昔日的友人,都以为今生再无相见之日。
不料却在夏口书院重逢,这事通过岑晊的弟子,以及夏口书院的学子,口口相传之下,立马成为一段佳话。
岑晊这人性格桀骜,不畏权势,不避豪强。
平生只敬重有学问的大儒,却又对百姓仁爱呵护,倒是一个难得贤士。
不过刘俨回来的不是时候,因为前些时日,身体有些不适的岑晊,已经返回沙羡老宅去了。
虽然遗憾,刘俨还是留在书院,陪伴邯郸淳父子,以及书院的先生吃了一顿饭,并对书院读书的一百多名学子,进行了一番演讲和鼓舞。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种栗,书中自有颜如玉。”
这是刘俨在演讲会上,喊出的劝学鼓舞话语,引来学院一帮学子的纷纷叫好之声。
一百多名学子之中,有十岁以下孩童七十五名,有十六岁以下少年四十二人,剩下还有二十六名成年男子。
其中一人,头裹革巾,身穿布袍,腰缠皂绦,左腰上系着一把环首刀。
眼神灼灼的看着高台上的刘俨,不由颔首叹道:“真吾主也。”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