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集结大军,发兵函谷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然,刘辩没有想到,袁术那只老狐狸竟然提前返回汝南!

  虽与历史吻合,但毕竟回避的是董卓,眼下回避的却是他刘辩。

  更何况,十八路诸侯当中,只有他袁术带兵最多,反倒声称人少地少,没有余粮支撑而返回汝南。

  没有余粮?

  旁人不知实情,刘辩还不知道吗?

  好,很好!

  刘辩处于危难之际,他袁术竟率先跑路。

  妈了个,早晚办了他!

  ……

  刘辩开门见山,“此时,陛下在西迁的路上,本王希望诸位调配兵马,将董贼拦在函谷关前。”

  众人闻言,均是不由得互相看了看。

  很快,众人无不将目光落在袁绍的身上。

  虽说废帝出现扭转大局,但袁绍毕竟是盟主,站在联军的角度,规矩始终不能乱。

  由于袁绍身居众人前方,看不见他人的目光,故而不知他们的想法。

  不多时,待刘辩的目光扫过众人脸上,最终落在袁绍的脸上,“车骑将军?”

  袁绍闻言,下意识的看了一眼身后,转眼向刘辩拱手作揖,“末将在。”

  “说说你的想法。”

  “大王说的极是,眼下理应救出陛下,可董卓的西凉兵马甚是厉害,我方……”

  不等袁绍说完,刘辩急忙打断:“曹孟德几乎全军覆没,仍旧带领残余兵马出战。你,出多少兵马?”

  袁绍抬眉望向刘辩,忽然发觉这位昔日的小皇帝,当真是变了。

  然,袁绍虽然尊他、敬他,只是不想丢了汝南袁氏的名声。

  反之,刘辩区区一介废帝,袁绍不会给他如此说话的机会!

  更何况,当初何进与袁绍谋划对战十常侍,刘辩不过是个会吓到身子颤抖的小娃娃,而已。

  是的,诸侯们表面尊敬刘辩,可心底,无不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即使刘辩拥有一定的能力、重获民心,却从未个别诸侯放在眼里。

  袁术,就是那个胆子最大的人!

  此刻,袁绍在心底对曹操好一番痛骂,继而道:“回大王,我袁绍愿带领全部兵马,截杀董卓!”

  扑通!

  须发灰白的孔融屈膝跪地,拱手道:“孔融兵马不足,粮草不济,愿为救回陛下出一份力!”

  旋即,在场其余太守、刺史纷纷躬身作揖,表明愿意举全军之力杀敌。

  不过,众人同样表明实际情况,那就是粮草不济。

  虽然袁术没有给孙坚补充足够的粮草,但是,诸侯们粮草的实际情况,刘辩还是清楚的。

  只是,截杀董卓、救回刘协固然重要,可夺回的粮草只顾救助洛阳百姓。

  50万洛阳百姓,可不是小数目。

  刘辩道:“董卓西迁带走大量粮草,只要将其截杀、救回陛下,何愁没有粮草?”

  “大王所言极是。”刘辩都这样说了,众人只好应和。

  随后,刘辩命王匡、孔融、张邈、乔瑁、袁遗、陶谦留守关东,抵御驻扎在荥阳中郎将徐荣,以及白波贼郭太的友军南匈奴於夫罗。

  其余八位太守、刺史修整一夜,明晨率领八万大军,随弘农王直奔函谷关。

  刘关张三人,自然也会随公孙瓒前往函谷关。

  只是,刘备本想道明身份,可刘辩根本没给他机会。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