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燧发枪第2/2段
是的,实战用的兵器份量都不会太重。像长刀、长剑这类武器一般都是一公斤,像苏格兰斩剑那种动不动一米五甚至两米长的巨剑,顶多也就五斤左右,单手用的鞭、锏、锤之类的钝击武器一般也是两公斤左右的份量,一杆四米多长的长枪大致是四到五斤,不会更重了。所以大家看看到什么七十斤重的锏一百八十斤重的锤之类的情节,笑笑就好,别当真,当真就傻了。或许会有人拿如此沉重的武器来打熬力气,但不会有人拿着它上战场,除非他嫌命长了,想活活累死自己。
龙岩峰对这把长刀很满意,欣赏了一会儿便说:“非常完美,我很满意!管家,拿十两银子给他。”
管家二话不说就拿出十两银子递给工匠,工匠吓了一跳,他给京城里的贵人干各种活,能如数拿到工钱就算不错了,这么多赏银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他不大敢收,管家再三劝说,他才收下,笑得眼睛只剩下一条缝了。
这么多钱,省着点花的话都够他家里支用一年了!
龙岩峰随后拿出燧发枪发火装置的图纸递给他:“这个,能做吗?”
工匠接过来看了看,感觉并不复杂,说:“不难,两天时间便能做好。”
龙岩峰说:“先做一个出来给我看看。一定要按照数据来做,厚薄长短都必须与图纸上的数据一致,不一致的话可能就白做了。”
工匠细细的看着图纸,眉头忽然拧了起来:“公子,这这符号是什么意思?老朽看不懂啊!”
龙岩峰一看,哦,原来他在画图的时候习惯性的用上了阿拉伯数字。无奈,他只好细细的跟工匠解释,而工匠听完他的解释之后也拿来纸笔,将阿拉伯数字翻译成大明的单位。这无疑是个极为烧脑子的过程,因为就连龙岩峰也不知道一毫米换算成明制单位的话对应的是哪个单位,总之就是伤脑筋。好在这位工匠也挺聪明,一通倒腾之下居然硬是翻译回了自己熟悉的单位,然后带着钢料和满满的成就感,就在龙岩峰的家里摆开摊子,乒乒乓乓的开工了。
熟练的工匠要打制一块弹簧钢片并不是什么难事,很快就给搞好了。龙岩峰检查过后觉得尺寸都合适,便拿来已经改装得差不多了的手枪,和工匠一起七手八脚的将发火装置给装了上去,牢牢固定好
完事后,他让人拿来火药,先往枪膛里倒了大概两钱,又往药池里倒了一点点,然后把枪口对准无人处,扣动板机
击锤落下,重重地打在燧石上,迸出火星,立马就引燃了火门处的引火药,引火药又引燃了枪膛内的发射药
砰!!!
枪口处喷出一团白烟,一声枪响让整个龙府都鸡飞狗跳起来。管家给吓得浑身一哆嗦,捂着耳朵火速窜到一边,惊恐地瞪着那无缘无故地迸出烟焰的手枪,嘴唇直哆嗦,工匠更是吓得不吓,老哥俩差点就搂成一团了。
龙岩峰则淡定得很,稍稍清理一下枪膛后,他又往手枪里装火药,再次扣动板机如此反复十次,都快把府中仆人给折腾疯了他才满意,对工匠说:“很好,十次打响了八次,发火成功率很高了。”
燧发枪一个臭毛病就是哑火率比较高,哪怕是十八世纪末,这个问题依然存在,尤其是在那些潮湿的环境,高得丧心病狂。至于遇到雨天,那基本没法用了。十次能打响八字,这发火成功率很高了,这里头固然有现代燧发枪发火机构设计更加科学的原因,但更多还是因为北京此时空气极为干燥,将环境对发火机构的影响降到了最低。真到了战场上可没有这么好的事,哑火率增加一倍都算轻的。
十七世纪,欧洲各国的燧发枪在战场上哑火率高达百分之四十到百分之五十,也就是说扣动两次板机就差不多有一次是打不响的,就问你怕不怕!这也是欧洲军队打了几枪就冲锋的原因,要是大家一直隔着几十米对撸,天知道会有多少士兵让那频频哑火的燧发枪整得一头火大,一家伙就将手中的枪给砸碎了!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