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要出海捕鱼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其实股市从去年的7月份就已经开始下跌,眼看着2月份即将收复失地,但股指一个掉头就又向下去了。

  不过,泰国经济已经高速发展很多年了,人民已经习惯增长,仍然对未来报以信心。

  现在是1996年10月初,曼谷泰证指数还处于1100点的“高位”。

  按照陈伟东的记忆,泰证指数接下来就会一路狂跌,大约只需要六个月的时间,就会从1100点的位置,跌至240点。

  直接缩水几倍,十分恐怖。

  期间没有任何有力的反弹。

  而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原因,就是泰国的金融和实体经济已经开始严重背离。

  在八十年代末,“广场协议”之后,日元对美元大幅度升值。

  升值后的日元,虽然不利于出口,但对外投资却是极大的利好。

  打个比方,过去日元对当地货币的兑换比例是1:5。

  大幅度升值后就变成了1:10。

  由于对外投资,要兑换成,被投资国的当地货币,来买原材料,支付工人工资。

  那么1日元,在当地,就从5块钱变成了10块钱。

  所以日元升值后,对外投资,就非常划算了。

  就这样,RB企业开始迫切的对外进行投资,产业转移。

  而东南亚,就是RB首选的投资地。

  这些国家,距离RB很近,有充足,廉价的劳动力。

  不仅如此,这些国家也迫切需要引进外资,来发展本国经济。

  为此,他们采取了许多招商引资的措施,取消了很多外资投资限制,并且放开了本国金融市场,外资可以随意自由的进出,不受限制。

  其中泰国,就是金融市场开放程度最彻底的国家。

  在大量外资的推动下,许多东南亚国家以大量的出口作为带动引擎,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泰国也是其中最为突出的国家,在1990-1995年,泰国的年均GDP增幅始终保持在8%-11的高位。

  然而,随着实体经济的投资繁荣,在贪婪和逐利的驱使下,金融市场的投机行为越发兴盛。

  “广场协议”后,RB为了遏制日元的过快升值,采取了低利率的宽松货币政策。

  最低的时候,利率不到1%。

  而相反的是,泰国由于大量货币的涌入,为了防止通货膨胀,采取了高利率的政策。

  九十年代初的那几年,年利率都超过了10%。

  就这样,在RB和泰国之间,就产生了一个极大的利率差。

  因为泰国的金融市场已经完全放开,资本流动不受限制。

  这个时候如果你在RB借一笔日元,汇到泰国,换成泰铢,存进账户。

  那么,躺着都能赚钱。

  由此,大量的金融资本涌入泰国。

  不过,这些钱的目的,不是为了来投资实体经济的,而是希望在金融市场上捞一笔就走人。

  大量热钱的涌入,导致泰国银行有的是钱,简直多的没地方花了。

  这个时候如果有企业要贷款,就非常容易了。

  于是,在表面繁荣的浮躁氛围下,无数企业开始盲目贷款,扩大投资生产。

  而更多的人,则是去银行贷款,把这些钱,投入到了房地产、股票以及各种金融产品当中。

  这样的后果,就是不断推高了很多资产的价格,泡沫也随之越来越大。

  1995年4月,当日元兑换美元达到了80:1的峰值后,日元开始持续回调,不断贬值。

  到了1997年的时候,甚至贬值到了130日元才能兑换成1美元。

  升值有利于对外投资,贬值意味着撤资有利。

  由此,RB开始从东南亚的八个经济体开始大量撤资。

  撤走的资金,占到了这些经济体同期GDP的10%。

  大量外资撤走,对经济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

  与此同时,这悄然发生的一切,都被一个神秘人物看在眼里。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