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大明有把握同时打赢跟准噶尔和罗刹国的两场战争第3/3段
倒不是说一万人的军队对罗刹国来说有多大规模,而是万里远征这种作战形态,一万人到远东,半路上何止五万十万人提供后勤。又何止是数万户沿途贫民、和被奴役的鞑靼牧民,被弄得家破人亡。
可惜,罗刹人大耗国力拼死凑出的一万多远征军,最后还是被郑成功算计了。
郑成功在刚刚接触新一波来袭敌军主力时,还假装防备不足、没有预料到罗刹军的主攻方向,然后在黑龙江北岸“丢盔卸甲”,败退留了一些物资给罗刹人。
罗刹人一看就地得到了补给,甚至还缴获了一些明军仓促撤退时留下来不及烧毁的小船,那些殖民掠夺者的贪婪本性就又被点燃起来了。
他们看着黑龙江干流南岸肥沃富饶的土地,一想到只要渡江抢一把大的,就能以战养战,他们便毫不担心这是诱敌之计,直接渡江了。
谁知,当时正是小康二十七年夏天,黑龙江水量丰沛,可以通航。
结果罗刹军队全军渡过黑龙江不久,就发现明军的北海舰队,居然早就从枯叶岛和庙街那儿的黑龙江入海口迂回入江、然后趁着罗刹人渡江后过来断其归路。
看着水量涛涛的黑龙江,看着一堆24炮到38炮的风帆护卫舰直接开进内河断绝归路,罗刹军队士气大崩。
明军埋伏在南岸的主力也及时收拢包围网,最后只是付出了伏击战场周边一个县城、几个乡镇被罗刹军破坏劫掠烧毁的代价,就把一万四千人的罗刹远征军主力彻底斩尽杀绝。
这一战着实让罗刹人伤筋动骨,此后数十年再也不敢正眼看觑黑龙江流域,甚至连瀚海周边都不敢来了。明军也彻底就此掌握了对漠北蒙古,以及周边适宜人类居住地区的控制权。
罗刹国内,因为远征军的覆灭,几个重臣也因此被处罚,导致朝堂上狠狠换血了一波,新掌权的朝臣就宣扬不再跟大明正面武力对抗,只派小部队和卖军火、跟噶尔丹合兵一处,争取在中亚和疆地击败大明。
而大明这边,在小康二十八年彻底确定罗刹人不会再在外东北发起攻势,彻底把他们打跑了之后,又休整了一两年,终于对噶尔丹发起了最后一击。
……
而罗刹人到了这个时候,还依然坚定支持噶尔丹,当然不是因为罗刹人有什么高尚的国际注意情操,他们完全是考虑到“如果噶尔丹最后也撑不住了,罗刹国可以从噶尔丹曾经占领的区域上,吞并掉多少土地,能不能把中亚握在手中”。
如果罗刹人不出兵,不跟噶尔丹并肩作战,那么当噶尔丹崩溃的时候,他们也没有这个便利去伸手分遗产。说到底就是这么简单,还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可惜,在绝对的力量面前,一切鬼蜮伎俩都是没用的。
小康三十年1692,最后的总攻开始了。而过程其实没什么好赘述的,因为用四个字概括,那就是摧枯拉朽。
武器技术代差,国运上升期的气势如虹,此前屡战屡胜的心理优势,敌人内部的胆寒和鞑靼其余被征服各部对噶尔丹的宿怨旧仇,一切的一切汇聚到一起。
天时人和都在大明这边,唯独地利和补给难度方面噶尔丹可以稍微占点优势。
噶尔丹打了多年,把鞑靼诸部的总人口,从五百大几十万接近六百万,打到了堪堪只剩四百万。
中亚诸国占领区的人口,加上他原本拥有的青藏地区人口,这两部分加起来,原本巅峰期也一千一百几十万。但是在反复拉锯洗占有的仇杀,以及由此带来的瘟疫、灾荒饿死,从小康二十二年到三十年,八年里连续锐减,现在全加起来只有不到七百万了。
而这七百万里,有两百万是青藏地区的,中亚地区被征服民族只剩五百万。
所以,噶尔丹在最后垂死挣扎时,他手上剩下的人口,已经从巅峰期的近两千万,跌回到只有九百万了。其中的青壮也是反复被抽去当兵,国力可以说耗竭到了极点。
跟大明耗国力,前前后后打了八年,他准噶尔部有这个资格吗?现在的数据,就是他的下场!
经过两年的攻伐,噶尔丹最后重新拉起的号称“三十万草原骑兵”,终于崩盘。噶尔丹本人在小康三十二年1694开春时,因为急怒攻心病倒,随后又被想要投降的部下刺杀,将尸体献给大明想要求和。
但大明不会做纵虎归山的事情,要求和就要全部内附、接受改土归流,不考虑只名义上承认大明为正朔的求和,因为鞑靼人的历史劣迹太多了!反复无常不可信!
噶尔丹残部无奈,只好投靠罗刹人,抱团求生。而大明在小康三十二年这一年里继续追击,跟投罗刹的准噶尔兵残部,以及罗刹人纠集到中亚的五万欧洲士兵血战,最终歼灭其大部,残部也都逃回欧洲。
大明彻底把准噶尔部曾经控制过的哈萨克、塔吉克和乌兹别克地区统统收入囊中,无论是阿拉木图还是撒马尔罕,都是大明的国土——既然这些地方曾经属于过准噶尔,那如今当然属于大明,没毛病。
西北地区的争夺,至此彻底落下帷幕。
地球之上再无以鞑靼为名的汗国,打出成吉思汗子孙名义建立的汗国,至此全部被灭。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