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天下英豪尽入吾彀中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诸位,本官是黄州知府、新任湖北兵备佥事沈树人。此前因收复被革左五营残害的失地,黄州、随州多有地方官职出缺。

  这次我回南京述职,也是适逢其会,向蔡郎中、刘主事了解了一下。这南京吏部管辖之下,可有忠勇为国、考绩优异,敢去前线做官的。蔡郎中核定之后,就推荐了你们。”

  沈树人说到这儿,先停顿了一下,观察众人表情。众人没有一个露出胆怯的,沈树人这才满意的暗暗点头。

  其中几个官员听他自报家门,还流露出一脸的肃然起敬:“原来是沈府台!久仰大名如雷贯耳,今日得见三生有幸。”

  闹得沈树人都是一愣,不由玩味笑道:“久仰我什么?”

  阎应元、张名振都说道:“卑职在江阴/南汇打击海寇时,便听说苏州沈家的慷慨仗义。府台少年得志,高中两榜进士,得天下耿介之名,更是无人不知。”

  沈树人恍然,转念一想也正常——他认识的这些人,很多都是《明史》上后来跟着鲁王政权一起,退到舟山后坚持抗清死节的义士。

  (注:历史上沈廷扬退到舟山、散尽家财造海船抗清,其实也是在鲁王的旗号下,当时鲁王就在舟山,任命沈廷扬为户部尚书,其实就是拿沈家的钱当鲁王政权的军费来源。)

  而将来有能耐退到舟山跟清军打海战的将领,如今多半都是在沿海卫所、县城防御海盗。沈家是北方最大的海商,这些文武平时都多多少少收过沈家的好处、悬赏。

  沈树人一露面,效果自然是出奇的好,他仅仅只用出一张脸,就已经收获了这些人相当的忠诚度。

  沈树人心情大悦,继续说道:“虽说按朝廷法度,调任之事不用跟本人商量。但我以为,怯懦之人强行逼着去,只会误事,所以此番还是想多提携一些自愿的人。”

  说着,他就让众人都坐下,一个个自我介绍一下,互相熟悉一番。

  有了刚才的铺垫,氛围也很是轻松,倒有点像后世的面试,而非吏部的铨选。

  所有人果然无一退缩,阎应元、张名振率先振臂一呼:“为国击贼守土,本就是人臣本分,岂敢畏战推辞!”

  半炷香的时间后,沈树人也把阎应元、张名振、王翊、杨晋爵等一众基层文武的情况都了解清楚,也把名字和脸都对上了。

  这些人普遍职务都还不高,历史上要到南明时、随着大批高层软骨头官员投降,他们才渐渐升上来。

  阎应元不过典史,正八品。王翊是余姚县丞,从七品。张名振是武职的守备,杨晋爵也差不多。

  以沈树人的品级,调动完成之后,完全有权限指挥他们,程序上也没有任何障碍。

  摸清大伙儿的动机后,沈树人就开始讨论待遇问题,告诉他们凡是愿意去流贼肆虐的战区,普遍都能比目前升至少半级。如果最近考功优异的,那就直接升一级。

  然后,他还把黄州、随州出缺的各县、各卫情况公布了一遍,让他们先自己挑,如果有冲突,再由沈树人和吏部这边的蔡郎中调剂。

  往常调任,绝对没这么优厚的条件,说到底还是沈树人银子使得到位。

  忙活了小半个时辰后,蔡郎中也算是“现场办公,加急解决”,

  最后核定阎应元升为知县,任随州府孝感知县。

  王翊也升为知县,任黄州府黄陂知县。

  张名振、杨晋爵都升为都司。

  众人见跟着沈树人实打实有好处拿,愈发对他心悦诚服。

  最后,沈树人学着那些人力资源的样,问大家“还有什么问题想向我了解的”。

  几人相视一眼,阎应元率先问道:“沈府台,实不相瞒,刚才我也看了,我等主要都是因为这一两年内,有驱逐、歼灭海寇的些许军功,才被您看重。

  可是,您调我们去湖广,不怕我们的将才不得充分施展么?自古隔行如隔山,点像后世的面试,而非吏部的铨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